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带娃带得要发疯,迷茫的我该怎么办?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7-06-06 | 219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期问题
带娃带得要发疯,迷茫的我该怎么办?

最近领娃领的要疯了,都有种害怕单独带她的心理了,一般下午是我一个人带。宝贝十一个月,总体是挺乖的,但哭起来要人命,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今天下午就哭了好几次,一会哼唧哼唧,不睡觉。下午四点半左右,自己咬玩具搁着牙了,牙龈出血了都,哄好之后一会儿又去使劲啃、拽,这会儿我已经有点想生气了,觉得她不长记性,刚搁疼了还去咬,是不是对她要求太高了?

五点左右,准备带她出去玩,把了不尿,放玩具桶里就尿裤了,忍着没有生气,也没有唠叨,抱出来发现裤子只湿了一点,就用纸吸了吸,自己玩了会。一会儿在床上又尿了,可能刚才没有尿完,裤子湿了,迅速把连体衣脱了,准备换衣服,结果光着身子不让穿,套头上自己给脱下来,又给穿上就开始大哭,害怕冻着她,就强行给穿上了上衣,哭的都不能忍,嗓子都哑了,这时候我有点生气了,让她放沙发上哭了会儿,有20秒,受不了了,又抱起来了,还是哭,哄着说穿上裤出去玩,还是不让穿,一说就哭,后来抱到窗口,看看小鸟,不哭了,我还在生气,就说尿裤了妈妈也没怪你,刚说了尿裤了,可能声音有点大,她又在看外边,吓着她了,又哭的厉害。看着宝贝这样,我这当妈的既生气又心疼,看哭的梨花带雨的又吓着她了,很是心疼,但同时又很生气,觉得她脾气真是太坏了。

最近这几天流口水,老爱咬东西,咬我的手和胳膊,是不是想扎牙了才脾气不好的?

又或者是因为我这几天一直在看招教的书,觉得她下午不睡觉,让我没法看书了,而有隐隐的烦躁,她能感觉的到?

平时宝贝也是一不如意就大哭,玩积木放不进去也恨得咬牙,或是哭。怎么办?平时我和她爸爸也会带她玩,是因为平时她一哭就给予她关注,导致她想达到目的就哭?


心理咨询师 闾婧 回答:

这位妈妈,你好,看你在来信中描述的带娃的日常细节,感受到你是一位心思细腻,善于观察与反省,照顾孩子很用心的妈妈。孩子11个月,处处需要妈妈的全身心的投入,满足与配合,很多时候你忍着不生气,不唠叨,调整自己的情绪,尽量哄着爱哭的宝贝,真是难为你了,你对她“既生气又心疼”的状态,体现了你内心的冲突,既想好好爱她,又因为她不午睡剥夺了你的个人时间而感到烦躁,也许进而会感到失去自我。这种为了孩子不得不暂时放下自己的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体现着母爱的伟大。

是的,照顾1岁内的孩子对母亲来说,的确是有很大的心理挑战的,这个阶段的婴儿处于“原初母性关注”阶段,婴儿需要母亲随时回应自己的需求,从而体验到来自于这个世界最初的信任感,所以,母亲的时间要跟随着婴儿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母亲的睡眠时间、工作时间、外出时间等等都受到了影响,母亲的需要、主体性、兴趣等等都退到了婴儿需要的背景中去了,或者是母亲的抱持吸收了外在时间对婴儿的冲击,从而保护住了婴儿。婴儿这种共生融合的需要,很容易让母亲感到焦虑不安,尤其是童年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爱的滋养的母亲。

另外,0-1岁的孩子处在口欲期,对婴儿来说口腔是满足欲望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部位。这时候孩子喜欢把东西放在嘴里咬,这能缓解她的焦虑,满足她的探索,这时候阻止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不如提供干净卫生的硬物给她啃咬,提供安抚奶嘴之类给予她吮吸。

另外,你提到尿裤子引起的亲子冲突,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不适合如厕训练,她的身体还没有发展自我控制的功能,这时提出“不要尿裤”的要求势必会让你失望的,也会激化孩子的情绪,对她的心理发育产生负面影响,最好给孩子穿上纸尿裤,等2岁以后再训练。

至于,你提到的孩子“哭起来要人命,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也许她的哭声的确会让你很心烦,但哭几乎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唯一可以表达自己不舒服,感到痛苦,需要帮助的方式了。当她对于咬嚼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当她被要求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比如把了不尿),当她知道妈妈生气了从而感到害怕,这些情绪都只有用哭的方式来宣泄,所以“因为平时她一哭就给予她关注,导致她想达到目的就哭”这一点恰恰反映着孩子的健康,你们给予的回应是不错的,孩子相信自己的表达能够得到回应。
当然,这种方式随着孩子语言的发展渐渐会改变,我们成年人之所以不怎么哭,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了更多灵活的方式来处理我们的负面情绪。所以,在帮孩子处理情绪之前,的确要想一想她哭泣的原因,是她自身的需要未被满足还是成长中的受挫,如果是前者,你可以多了解一下这时期孩子心智发展的需要,了解之后你会更理解她的许多行为。如果是后者,相信你安抚式的温暖的拥抱可以让她的痛苦渐渐平息,尽量让孩子哭完,这是情绪流动的自然过程,雨过天晴之后她会发现面对负面情绪并不可怕,哭完之后的轻松感是她学会驾驭情绪的第一步。
其实,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哭泣常常会激活父母对自身负面情绪的态度,父母处理孩子情绪的方法也常常是自己处理情绪的方法,所以无法忍受孩子哭泣的父母通常对自身的痛苦情感也是不耐受的,可能倾向于隔离或回避,可见,要改善孩子的问题,最终会落实到自己身上。
不知道以上这些对你是否有帮助,总之,愿你做一个好心情的宝妈,你有了好心情自然会对孩子有更多的包容与接纳。


作者简介
闾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超级育儿师,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期待在生命深处与人相遇。咨询收费标准为每小时300元,如果您认可咨询师的分析,可以打电话62233783预约其进行电话咨询或面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