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严母教子,儿子却屡屡“书遁”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3-06-13 | 72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严母教子,儿子却屡屡“书遁”

插图 夏曾珍

 

  □心理咨询师 眭蓉

倾诉女主角:雅英(化名),51岁,退休返聘工作

    编者按:最近,我们接二连三收到青春期孩子父母的求助,说自己与孩子之间矛盾越来越多、距离越来越远。看来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共性。青春期孩子有哪些特征?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对待?接下来我们会陆续刊登这方面的文章,希望给有类似困惑的父母一些启发和帮助——

[讲述]

    当五十岁出头、衣着整洁不失时尚的雅英走进咨询室坐下后,空气中便弥漫了紧张和焦虑。似乎这样的情绪压抑得太久太强烈,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因此,雅英的开场白因激动变得有些不畅。不过,很快,她就沉浸到回忆中,回忆起14岁儿子的孩童时代——

老来得子,我很重视儿子的教育

    我年轻时曾经去农村插队,回来后三十七八岁才生了儿子。看到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很可爱,我也非常开心。孩子是我自己一手带大的,所以我觉得他应该是和我很亲的。我因为比较反对小孩去其他邻居家里东吃西喝的,所以小时候有些邻居让儿子去他们家里玩,我就不许他去。儿子不听话,我就会打他,打到孩子怕了不敢去为止。记得儿子一岁半的时候,有天我抱着他,邻居阿婆拿筷子蘸了肉汤给他尝,他却先看看我的脸,好像知道我是不同意的,然后就别转头去了。邻居都称赞儿子聪明,这么小就会看妈妈脸色,当时我也挺得意的。

    我知道孩子其实是很聪明的。他非常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他读小学时,我把他一个人放在工作单位附近的书店里,没想到他就真的待在那儿看了一整天的书,也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吵闹着出去玩。后来孩子就非常喜欢去书店看书,只要说带他去或让他自己去书店就很开心,可以待在里面整整一天。儿子对军事类纪实类时事类的书籍都非常感兴趣,我也受他影响知道了一些。

他不好好学时,我会用皮带抽

    我几乎花了所有的精力来管教培养儿子。从小我就带他参加少年宫组织的扬琴、书法训练班。我儿子长得很白净,扬琴老师很看重他,但后来儿子因为一次意外的骨折,学习进程就被耽误了,不得不放弃。可是书法却无所谓进度什么的,只要坚持练就可以,所以我决不让儿子有些许放松。可他爸爸看到儿子有时要偷懒,就会放纵他。我觉得那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所以我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每天必须完成的书法作业决不能少一笔。儿子不肯写,我就会打他,直到他完成为止。想想我为了什么,还不是希望儿子能有出息?如果不是因为当时我的一再坚持,儿子现在怎么能获得如今书法9级的成绩吗?

    人家说严父慈母,可在我家,相比较而言我更严厉,而他爸爸反倒护着孩子多些。儿子4岁的时候,有一次也是因为学习的事情,我把孩子打得非常厉害,他爸爸就说不再让我管儿子的事情。其实我也是不想管的,可是一看他学习那样不上心,我就实在忍不住要插嘴说他、插手打他。一旦儿子不听话,或者有老师告状,我知道了回家肯定就是揍他一顿,尤其是小学的时候。而且的确有时候也真的是满狠的。(我问:“狠到什么程度呢?”)会拿皮带抽他,有时候抽得他身上都是一条条的伤痕印,连老师都看出儿子又挨揍了。 (我又问:“这么狠地打完孩子后,你会心疼、后悔吗?”)我也并没有太多这样的感觉,只是觉得打他是为他好。

    儿子的学习成绩很不稳定,还不时出点怪招来奚落老师,让老师下不来台。比如有一次,他故意上课睡觉,当老师以为他根本没听课而在下课前让他复述上课内容时,他却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弄得老师反而下不来台。老师经常会为这些事情来找我们家长去学校。以前大多是他爸爸去的,回来以后从来不会为这些去教训孩子,于是老师就希望让我去,因为老师知道我是肯定会为这种事情好好教训儿子的,然而他爸爸却坚决反对我去。其实儿子虽然不听话,也不太求上进,班上还是有不少老师称赞他,看好他。说到底我打他、骂他,也是希望他长大有出息呀。

只要我在家,爷俩就躲到书店去

    说到这里,我问她:“那你来咨询究竟想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呢? ”

    我现在感觉在这个家里,他们父子俩会合起来一起对付我。孩子和他爸爸似乎比和我亲,一旦我忍不住要去说儿子的时候,儿子马上就皱起眉头,很不耐烦;他爸爸也会因此说我。虽然现在儿子大了,但只要我觉得他不对,还是忍不住要打他。可儿子会紧抓住我拿皮带的双手,制止住我了。如今,说不能说,打不能打了,我突然觉得对儿子没办法了。而且,常常只要我休息在家,爷俩就会在书店里一待一天,我知道他们是存心想避开我……

    我退休后,原本以为有更多时间陪儿子了,可儿子现在却离我越来越远了。有时候我一个人呆在家里,感觉真的要疯掉了。总算后来外聘了,有份工作让我有所寄托。我真不敢想像,真的整天待在家里会怎么样。

    我曾经也问过其他父母,他们都说青春期孩子叛逆是正常的,现在的孩子都很自私,以自我为中心。

    听到这里,我问她:“你觉得你儿子自私吗?以自我为中心吗?”她考虑了一下说:“我儿子倒不是这样的,不自私的。”“你一直在阐述儿子很多地方让你不满意,你想发火打他,那你究竟希望儿子要改掉哪些缺点呢? ”她停顿了一会后说:“就是希望他上课能好好听课啊。 ”“还有吗? ”她沉默了很久……

    其实,我最想知道的是,我跟儿子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真是因为他到了青春反叛期吗?以后,孩子还会回到我身边来吗?

[分析]

暴力管教,愤怒到底来自何处

    遁,就是逃避。雅英最大的困惑,其实是现在儿子以到书店看书的形式——“书遁”来逃开她,而且这种方式似乎还很正当,无可指责,如果像其他孩子那样用类似上网等方式来逃开母亲,那雅英反而可以理直气壮地指责或打骂孩子。而如今,妈妈知道儿子在逃避她,感情上离她越来越远,除了心里充斥着无奈痛苦伤心委屈之外,她实在是无计可施,这种感受才是真正让雅英绝望的所在。

    十四五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随着躯体的成熟,他们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儿童期的终结。由于心理准备不足,他们也因此进入一段非常敏感的时期——“易激惹期”。他们会把兴趣从童年期的父母身上转移到自我和伙伴身上。此期间的孩子,开始在家庭以外寻找新的理想客体。通过对这些客体对象的认同,他们将自己与父母或父母所期待的形象区分开来,这就形成了让父母感觉孩子不再需要他们的“叛逆”。但这个“叛逆”阶段,对孩子将来的人格形成非常关键,不可或缺。当孩子已渐渐从儿童长成少年,父母是否了解并准备好了接受这种长大呢?雅英的困惑也许就在于她并没有了解并接纳儿子的这种成长。也许因为深深眷恋那份孩子幼时对母亲的依恋,不少母亲会潜意识地拒绝孩子的长大,其实是在拒绝自己已渐渐不被孩子需要的那份失落和愤怒的感觉。

    雅英一直以来的眼光都聚焦在儿子身上,这使她会忽略自己的生活,还有自己和丈夫之间的正常夫妻生活。一个家庭,要使孩子心理健康地成长,和谐的夫妻关系是很重要的。再者,有另一半的感情寄托,才不至于当孩子逐渐长大独立后,自己弄得情无归处伤痕累累。而目前雅英所面临的不仅是儿子的“书遁”,连丈夫也一样在逃避她,这不得不提醒雅英好好去思考一下,她和丈夫之间是否也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从小到大会用那些暴力的行为来管教儿子,之后自己也并不太会后悔怜惜?她这么多无法压抑的愤怒仅仅是针对儿子的吗?也许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她自己的困惑才能获得真正的解答。

[建议]

关注自己  学会生活

    1、在咨询的互动过程中,雅英也逐步意识到自己对儿子太过关注。咨询师建议雅英在目前的状况下先把眼光从儿子身上适当转移,逐步学会更好地以母性的角色来照顾好儿子的起居饮食,对儿子不再用教训的口吻而代以体贴和关心,让孩子逐步接受一个崭新的母亲形象来改善母子关系。

    2、建议雅英多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会拥有自己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圈,以缓解自己对孩子的强烈关注。这样不仅是孩子,自己也能获得更大的自由空间。有了一个适当的距离,双方或三方或许才能找到另一种相处而不是彼此压迫的互动模式。

    3、如果需要的话,建议雅英个人或和她丈夫一起接受心理咨询,真正解决自己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