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问答信箱 |情绪化的我,怎样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5-10-27 | 252 次浏览 | 分享到:

问题:

我在感情裡很容易情緒化 怎麼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啊?

 

咨询师乔婷婷回答:

谈到情绪管理,我们主要从这三方面入手:弄清楚我们情绪的由来,探讨通常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被情绪困扰,最后我们需要有觉察情绪的方法。下面我们就试着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情绪管理:

1.情绪的由来——认知:

人的情绪(或行为),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人对它的认知和评价所直接引起的。人和人的认知各有不同,所以对于同一件事情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和情绪。史蒂芬科维曾讲述过这样一段经历:记得那是周日早晨,在纽约的地铁内,乘客都静静地坐着,或看报或沉思或小憩,眼前一幅平静安祥的景象。这时候突然上来一名男子与几个小孩,孩子的喧哗吵闹声,破坏了整个气氛。那名男子坐在我旁边,任凭他的孩子如何撒野作怪,依旧无动于衷。这种情形谁看了都会生气,全车的人似乎都十分不满,最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对他说:“先生,你的孩子打扰了不少乘客,可否请你管管他们?”那人抬起呆滞的目光,仿佛如梦初醒,他轻声说:“是,我想我该设法管管他们。我们刚从医院回来,他们的母亲一小时前才过去的。我已经六神无主,孩子们大概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你看,对于孩子们的吵闹,旁观者的认知是这个爸爸缺乏对孩子们的管教,但孩子的爸爸的认知是现在大家都对于亲人去世无所适从。事件是相同的,不同的认知导致不同的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要想管理情绪,就得着手于认知的调整。情绪是内心的感受经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只要我们调整认知便可以改变情绪。当你在感情里有情绪出来,就需要觉察那是自己怎样的认知导致的这样的情绪。不必要纠结于事件本身,因为那些事件是我们不可控的发生的,可控的是我们的认知,认知改变了,情绪自然跟着转变。


2.亲密关系的探讨:

你特意提到在感情里容易情绪化,那么我们来探讨情绪化发生在感情里而不是其他关系中,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这里提到的“感情里”指的是男女朋友关系或是夫妻婚姻关系,我们用“亲密关系”这个词来特指你所说的“感情里”。亲密关系实际上就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按照精神分析理论,人际关系的困惑成因溯源到我们童年期三到六岁时期与主要抚养人之间的关系构建。你可以回忆一下那个阶段的你以及你的家庭,还有你的主要抚养人,或许是你的父母也或许是你的祖父母。他们各自在他们的亲密关系中是怎样的状态?是否也有人有与你类似的在感情里容易情绪化?他们都是如何应对亲密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的?你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还可以探索更多,去更加深入的对亲密关系进行更有趣的探讨,你完全可以自问自答,相信你会有一些新的发现与启发。


3.觉察情绪——正念:

正念是一种觉察情绪的方法,当然它还有其他更多的含金量,此处仅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来有针对性的向你介绍它以及它的操作方法,以达到情绪管理的目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有情绪出来但是并不能及时的觉察,当觉察到有情绪的时候,自己已经被情绪笼罩。所以,要管理情绪,必须要及时的觉察情绪。正念即活在当下,不活在过去亦不活在未来。举个例子:小孩子在医院打针哭。有的小孩一听说要去医院就开始紧张,这份紧张的情绪源于过去在医院打针疼的感受,但这份感受是来自于过去而非现在,现在还没去医院呢,而且一会去到医院也未必打针。所以此时这个小孩子就是活在过去,体验到的是过去的情绪。小孩子因为一会要打针就提前哭起来,是因为他预期了打针疼的感受,是活在未来的情绪中。有的小孩打完针了还哭,这也是活在过去,因为刚才很疼。正念就是体验现在,现在正在发生什么,没有疼的感觉,就不会哭了。我们就是这样,遇到一件事情,就会把我们过去积累的经验调动起来,这些经验可以是行为上的也可以是情绪上的。这可以很好的对自我起到保护作用,例如规避风险或趋向利好等。但如果它给我们带来了困扰,就要用正念的方式及时觉察它,活在当下切断过去与未来就不会被自己的情绪绑架。


情绪管理是一个挺大的话题,用信件回复这种方法确实很难用短短几行文字表述的清楚,而谈到管理就会涉及到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一点同样受限于信件咨询这种方式,只有面对面的咨询,由咨询师带领你做实操才更便于理解与掌握,才能有更可观的效果。综上所述,希望这封邮件的回复能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