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问答信箱 |邵辉221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5-11-13 | 251 次浏览 | 分享到:

问题:

您好。之前我患有过心理疾病,确诊是躁狂症,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医药住院心理咨询已经痊愈出院。但后来我时常会担心自己再次复发,本来我还是一名在校生,因为生病而休学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回来上课了,如果再生病的话,我的学业应该就不会顺利的完成了。之前生病也是因为受了一些刺激,一直疼爱我的父亲在一场意外中去世,让我心里一直郁郁寡欢。而在这之前,我也经历过一些情感上的纠葛,那是我还处在青春叛逆期的时候,一个男孩子喜欢上了自己,我无情的拒绝并严重的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这让我心里一直怀着对他的歉疚,之后的五六年里还不能释怀,就一直活在对他的歉疚里。现在我知道他已经另择佳偶有了自己的家室,我觉得现在自己也已经放下对他的歉疚放下这段过往了,并想开始一段真正的感情。但因为之前自己有心理疾病,我还是有些担心的,担心自己再次生病,担心自己谈恋爱后患得患失,担心自己有心理负担。而现在我也时常会矛盾,特别是这两天睡眠质量不好,让我有些不安,之前生病之前自己就总是睡不好。我该以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来面对生活呢,严谨认真、随性自由或是其他,现在我已经不敢为自己施加太多的压力,家人也对我很放松,想着我只要健健康康的,其他的也没什么大的要求了。有时候我也不能想太多,想多了就会头痛难受,我不知道这是因为我心里的问题还是怎么样?我希望自己过的快乐自由,又希望自己可以对生活认真,该以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生活呢,很矛盾。

 

咨询师邵辉回答:

非常感谢您的来信。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你敞开心扉对我们讲述了很多的信息。这些丰富的信息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很多的焦虑。睡眠不好,想太多就会头疼会不会引起躁狂症复发?家人放松的要求和自己严谨的追求该何去何从?渴望谈恋爱,期盼顺利完成学习,自己的身体是否能负荷?父亲的意外去世,虽然过去有段时间了,那种打击,那份哀伤真的平复了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又暂时找不到方向,的确让人头疼。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和您面对面的逐一讨论上述问题,分清主次,哪些可以作为短期目标,哪些可以作为长期目标。现在,只能根据我们的经验,帮您大概分析一下。

首先,您的焦虑很大程度源于您担心躁狂症复发。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为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型兴奋。“精力充沛、睡眠减少”是躁狂发作的其中一种临床表现,但不能反过来说,“这两天睡眠质量不好”就担心会躁狂发作,焦虑也会引起失眠。可以去精神卫生中心做相关评测,如果有躁狂发作的倾向,及时接受医生的心理咨询;如果一些正常,就不需要为此过分担心。

其次,您的认知需要做一些调整。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认知行为心理咨询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您来信中提到的内容,存在一些认知歪曲,例如:

1、极端化思考。指思考或解释时采用全或无的方式,或用”不是……就是……“的方式极端地分类。快乐自由和严谨认真的生活态度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两者不能共存呢?严谨认真是很好的品质,但不等于要钻牛角尖、约束自己、失去自由。快乐自由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可是毫无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放弃了个性、理想的快乐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快乐。

2、扩大与贬低。指过度强调或轻视某种事件或情况的重要性。您得过躁狂症,确实存在复发的可能。可是你痊愈了,现在的你与正常人无异。你的生活、学业、恋爱都被笼罩在躁狂症的阴影之中,变得缩手缩脚、患得患失。
其实,曾经的躁狂发作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有些人天生残疾、有些疾病需要终生服药,这些并不能阻碍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换个角度来想,您有过躁狂发作的经历,对躁狂症的认知比许多人要深刻,可以做到更好的防范。唯一让我们担忧的是你的“认知”,心理疾病是外部刺激和内在性格共同作用的产物。原有的认知不改变,就好像一颗埋下一颗“炸弹”,当遇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时可能再次爆发。建议您看一些“认知行为心理咨询”的书籍,或者到**机构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