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态度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原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导读:你平时对待人事物是消极态度居多呢,还是积极太多?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自己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呢?

这里提到的态度调整与暴力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它只是简单的指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消极情绪会影响到身体健康状况,其破坏力肆意的进行放大,直到你无法控制。很多人都在碰到事情或没碰到事儿的时候把事情往坏处想,你也这样吗?你平时保持着怎样的态度看待问题?你看到的是积极的一面还是消极的一面?你最先有的是积极意识还是消极意识?
消极看待问题是一种习惯,或许是经历某次创伤留下的后遗症,这很好理解。可是,这个习惯却很难克服,一旦不好的思维习惯转变,好运便会时常光顾。面对困境你也不应该变得消极。有些人即使身在逆境却能积极向上,有些人却再也不能像往日一样精神焕发。是什么让他们有这样的差别呢?答案是:态度。
那么,怎样去改变消极态度呢?最开始,对于自己何时因何事变得消极被动加以关注,将自己的消极心态记录下来。只要你一感觉到消极,充分把持住自己的言行举止,将其记录在你的日记本中,事后再来看看你的日记本,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透析。最后,你就能知道该如何去改变这样的心态了。
当你触发消极情绪的事物和变化了解之后,就可以把我自己的心态和规划自己的行为了。碰到一些事情不按你的计划实施时,伴随你惊讶的表情的话语是否是“啊,不可能吧”?如果你确实是这样的话,在“啊”之后就别往下说了,看看手上的工作,对自己说:“我应该积极乐观起来,采取一种更好的方式。再等等,让自己清楚自己真正想说的话并不是“啊,不可能吧”,这种短暂的间断会让你更客观的看待问题,对待事物的态度由消极向积极平稳过渡。
即使你再次客观的分析了之后,仍然要是说出“啊,不可能吧”,那也只需要顺其自然说出来即可。你可以将“啊,不可能吧”留到真正需要的时候,把它使用得恰到好处。你越是习惯于用中性或积极反应来替代消极反应,对抗消极态度的成果也就越明显。不要说:“啊,不可能吧”,闭上嘴巴,或保持客观平静的心态;或者对自己说:“我可以看到其中积极的方面!”
也许这中间有很多困难,这在初期是避免不了的。你也许会在消极日志中看到消极带来的并不都是不好的东西:如果你永远只想到最坏的一面,即使有一丁点儿的收获都不会失望。可是,你必须要改变这个习惯。虽然消极在一定范围内破坏性并没有那么大,并不值得你为此而一直郁郁不欢,继续下去,相信积极乐观带来的好处,你也许会发现所有的消极反应只是想好好的保护自己,但这并不是自我保护的最好选择。能谈心的朋友、能让人兴奋有激情的运动、有规律的冥想联系……这些选择都很不错。
如果你想克服这些消极反应,就算是朝成功迈出了一大步。但是你得多注意注意。下面你可以对自己的感受及时掌控自己的思维倾向,想自己提出下列问题:
(1)我的压力是环境还是自己的认知造成的?
(2)我对事情的想象是否本来就不符合实际?
(3)别人的错误会不会给我带来巨大的压力?
(4)只有一个人不会发生任何冲突,是不是由我引起的冲突?
(5)我是不是在拼命找别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而不是想办法去改变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