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等,阳光哪儿去了.....
    发布时间: 1970-01-01 08:33    
说好的白首不相离转眼就散了伙,说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转眼就转眼被炒了鱿鱼,佛祖呀~人家都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彩虹是被您老吃啦?我两眼一抹黑您倒是指条明路啊!

文 / 张淳

说好的白首不相离转眼就散了伙,

说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转眼就转眼被炒了鱿鱼,

佛祖呀~人家都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彩虹是被您老吃啦?我两眼一抹黑您倒是指条明路啊!

在糟糕的处境里发现希望的能力不是想要就能有。

伴侣出轨、升职失败、煮熟的鸭子展翅高飞了,这些事都会让伤心和愤怒的情绪萦绕不散,一不小心就变成了.......       

我们就这样陷入消极情绪里,坚决不承认自己做错了什么

当伤心、愤怒、失望渐渐消散后,我们也许才能从更理性的角度出发来审视自己的遭遇,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我们并不是一朵毫无瑕疵的小白莲。

如果个体能在经历挫折后,学到一些好的策略来应对今后的挑战,焉知非福。

比如:当结束一段亲密关系,我们正视情感已经破裂的现实,从中发掘深陷其中时所忽略掉的,这段关系本身的缺陷,最后你甚至会发现,自己在没有对方时反而会过的更好。

 
面对诸如亲密关系结束的压力情境时,其实有不少的应对策略:

如一,试试情绪中心策略,如果无法改变现实,那么就改变你对现实的情感体验,舒缓自己惊涛骇浪的情绪。

如二,试试问题中心策略,即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去改变现实。


哪一种方式更有助于缓解压力,主要取决于实际的情况。

如果你能通过改变现实来使得情况好转,那你还在等啥!每一个细胞都躁起来!

如果面对现实无能为力,那么情绪中心策略将会是你最好的选择。

一段重要关系的结束,也许最后会成为塑造你人生的重大事件。(有个小提示,尽量与**人士去处理好关系结束时的情绪)这些让人心碎的经历会变成今后你在酒桌上吹牛逼的资本。

毫无疑问,当走出困境后,你讲述这段故事的方式将会与深陷其中时截然不同。回想这些经历,其中的一些细节会慢慢褪色或是改变,当你的生命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时,曾经那些尖锐的部分也会逐渐柔软。


本店精心熬制,独家售卖,客官请慢用!

维拉诺瓦大学的Erica Slotter和Deborah Ward 检验了在一段关系结束时,人们为了重获希望所采用的策略。他们认为:经历压力事件并从中发现希望,是能通过两种心理调整的方式实现的,这两种方式包括:重新思考事件的结局以及这个结局对自己带来的影响。

方式一:

应对你无法改变的坏消息时,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它,这个方式也可以称为认知重评

经典的认知重评方法是:

把压力情境看作一种挑战而非威胁。以此类推,利用认知重评去克服一段关系结束带来的心理压力,意味着拿掉这个结果引起的痛苦体验,把它看作一个机遇而非损失。

方式二:

重新定位这个事件在你生命中扮演的角色,这个方式被称作救赎性叙事。即用一种特别的讲故事模式把曾经发生过的压力事件告诉他人(或自己)。关于“一段关系结束”的救赎性讲述包括“把生命中的消极事件视作最终会带来好的结果的积极因素”。

为了证明爱情破裂的个体会从这两种应对策略中获益。Slotter和Ward对近期有关系遭遇了关系破裂的19~64岁成年人(不包括学生)进行了在线抽样调查,让他们配合完成四天的日志研究。在四天的日记记录中,参与者需要平均每天抽出8.5分钟对计算机的指令做出反应,以及从个人角度出发写下对这段关系破裂的看法,写下对这段关系的看法,或者写下些不具有针对性的内容。

计算机和人为的编码程序都被用来记录人们的“认知加工”程度以及在日记记录中出现的救赎性叙事的次数。参与者还要完成问卷以便评估他们的情绪痛苦程度。

正如研究者的预计,参与者的情绪痛苦程度在四天中逐步减轻。如果把认知加工和救赎性叙事的联合作用拆分开来看,会发现救赎性叙事会产生更大的作用。只凭借书写这个行为或者用更加理智的方式重构关系终止这件事,是远远不够。修改自己关于关系破裂的记忆以及关系破裂在个人人生中扮演的角色,乌云密布的人生中那一道彩虹才会出现。

寻找意义,吸取经验,至少看一看这项研究中提出的关系破裂时自我救赎方法带来的积极结果。单纯的嘴上说说怎么办并没多大用处,更需要的是把这些简单的方法真正运用到创伤事件发生后的心理重建过程中去。如果Slotter和Ward实验中的参与者仅仅每天花8.5分钟就足以减轻痛苦,何不试试呢?

最后私心送上波歇·尼尔森的短篇《人生的五个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