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纠缠的双人舞——是母子,还是夫妻?

来源: | 作者:华大心理 | 发布时间: 2019-07-22 | 1591 次浏览 | 分享到:

发表于《新闻晨报》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心理咨询师  眭蓉

  倾诉者
  妈妈:云茵(化名),44岁,公司职员
  儿子:未羽(化名),19岁,大二学生

【讲述】妈妈云茵
  在咨询室初见云茵,高挑纤廋,长发披肩,看不出是位有这么大儿子的母亲。一开口,对儿子的呵护关切焦虑之情便溢于言表。

早年离异,儿子自己一手辛苦带大
  我们是单亲家庭,我和他爸爸在他5岁时就分手了,儿子跟了我。未羽从小就性格内向,因为在班里属于年龄偏小的,我就怕他会被人欺负,也不大放心让他和其他同学玩,他也比较习惯自己在家里不大出门。从小学开始,他似乎就是个“问题儿童”,不是小学三年级时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就是小学四年级在作文本上写“我要杀死你,老师。”等等令人毛骨悚然的语句,真是让我操透了心。为此我少不了经常跑他们学校和老师联络,就希望老师不要对他有什么看法影响到他。
  考上初中后,未羽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糟糕,我联系班主任老师更勤了。老师会当着我面数落他的问题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可是情况不仅没有好转,他反而越来越抵触,对我也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咳~难道我愿意去听老师批评他啊,我也跟着挨批,他不好受,我更不好受啊。总算跌跌撞撞地考上了高中,没想到他倒居然能考上了现在的专科学校我真是挺开心的。可现在问题又出现了。
  儿子从小内向,一直没什么朋友。初高中包括现在我也建议他在学校多交交朋友。大一时,他和班上两个同学处的不错,我还挺庆幸的。然而这学期军训时,忽然因为什么事情和好友反目成仇,由于今年分到了一个寝室,未羽一下子就觉得被孤立,被冷落了。他本来学习就跟不上,现在加上和室友的矛盾,连学校都不愿意去了,说在学校刷牙会干呕,吃饭也咽不下,9月底就嚷嚷着要退学,称在寝室待不下去。为了少待在学校里,他居然去献血,可以多在家休息。现在虽然勉强还去去学校,可是天天给我发短信一直称自己不舒服。眼看期末考快来了,他还有好几门课都考不出,也不好好看书,要是真因此面临留级或退学,那可前功尽弃了。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为了儿子,该做的我都做了
  咨询师:那孩子怎么看待爸爸的呢?
  云茵:我们几乎不会谈到他爸爸,他似乎也不愿意谈及他爸爸。
  咨询师:那他爸爸定期来看他吗?
  云茵:不会到我们家里来。孩子定期会去奶奶家,他爸爸会看他。未羽12岁的时候他爸爸就出意外去世了。当时孩子就在他奶奶家,也没有掉眼泪。我是觉得这孩子的心肠是满硬的。
  未羽渐渐长大,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我也不过高地要求他。只希望他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强些。曾经我也与男友交往过,可他老是给人家脸色看,给人家出难题,就不能好好跟人家交流交往。想想他的感受,我也就放弃了再结婚的念头。该做的我都做了,该牺牲的我也牺牲了,现在只希望他能好好上课,太太平平地毕业,顺顺利利地踏入社会。哪知现在他却弄出那么多事来,这到底是怎么了?我还能做什么?
咨询师:作为一个单身母亲,凭一己之力亲手把儿子养育成人,的确非常不容易。没有对儿子那种无私奉献的爱,也不能走到今天。你的困惑在于儿子似乎根本不懂你的心事,也不领情,还时时给你出难题。或许,他很想做到你希望的那样,可惜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因为他没有习得这方面的经验。或许,他很想站对你要他站的位置,可是他根本不知道这个位置在哪里。(云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如果你儿子愿意的话,我也希望能有机会和他交谈,或许能更好的了解你们。

【互动】儿子羽翔
  站在眼前的未羽高高大大的,并不是他妈妈阐述给我带来的瘦小概念。如果再多添点年轻人的朝气,会是个很阳光的大男孩。可吞吞吐吐、愁眉苦脸的说话状态实在不像个大二的学生。

  未羽:从小,妈妈就管着不让我出去玩,我也习惯待在家里了。现在她想让我出去,可我不懂得怎么出去,也不想出去了。就像刚和这两个同学刚交往时,感到大家性格还蛮相投的。可是怎么也没想到为了些小事说反目就反目了,他们还有意孤立我,象仇人一样。这样的环境让我怎么学习怎么待下去啊?
  咨询师:这样糟糕压抑的人际环境,肯定会带来很恶劣的心境,也会带来很多负面情绪。所以你不想上学,想逃离这个环境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你想过造成现在这种结果的原因吗?
  未羽:当然是他们不好,他们性格不好。
  咨询师:哦?他们做了什么让你觉得他们性格不好呢?
  未羽:他们会有意刁难我似的。
  咨询师:那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
  未羽(低着头没有回答)
  咨询师:既然他俩性格有问题,那你完全可以和其他同学交往交流啊。
  未羽:原先也没怎么跟人家交流过,现在也不可能再去主动交往了。现在感觉自己在班上是完全孤立的。
  咨询师:那以往呢?你初中高中交过好朋友吗?
  未羽:有是有,可现在也联系的不多。
  咨询师:看来你挺孤单的,是吗?
  未羽:我也知道也可能是我的性格有问题。其实我知道和同龄同性异性打交道的能力都缺乏的。
  咨询师:所以现在发生这些事件并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看看有没有改善的可能。(未羽点点头)

【分析】
  家庭心理咨询理论家布宏有一个重要的三角理论。就是,每当一个二人系统遇到问题时,就会自然地把第三者扯入他们的系统中,作用是减轻二人间的情绪冲击。因此,父母不和或缺失,孩子就会不自觉地加入到这个三角关系中,承担他们最忠实于父母的种种责任。
  云茵的二人系统是以一种虚拟的形态存在着。丈夫的离异和离世一定会给云茵带来很多负性的情感情绪,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好,长此以往必然就会化为怨恨和愤怒。尽管云茵以为不提及就可以把这种情绪掩藏起来,然而,却无时无刻不体现在与未羽的互动中。聪明而忠实的未羽深知母亲的寂寞,母亲情感的需要和母亲发泄的需要,便主动献身地加入进这个三角关系,承担起了部分丈夫的责任。他成为问题儿童问题少年目前的问题青年,让妈妈以唠叨的方式发泄着自己可能的对丈夫的怨恨。因此尽管根本无法忍受妈妈的喋喋不休,未羽却根本走不出去,他的眼睛始终在看着妈妈,平衡着父母隐形的纠纷。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也对这种纠缠的双人舞越来越习惯越来越上瘾,所以才会不想去学校不想完成学业不想正常人际交往不想像其他正常青年那样步入社会。
  然而,每个人都无法压制自我成长的需要,是继续依恋父母还是克服“迷人”的依恋完成痛苦的成长,是这些孩子或父母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建议】
  1. 如果云茵的二人系统有所改善,或者她本人的情绪得到很好的宣泄和改善,那未羽就会放心妈妈,才会有时间把一直关注妈妈的眼睛慢慢投向外面的世界,才有时间去领略外面世界的精彩和无奈。所以要让孩子长大,云茵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对自己放心。
  2. 除了熟悉以纠缠的双人舞来与人互动,未羽的确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或友善的关系,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与同性和异性相处交往的能力都缺乏。建议个人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