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意识到原生家庭的伤害后,如何自我成长?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7-06-13 | 255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期问题
意识到原生家庭的伤害后,如何自我成长?
 
老师,您好,我在你们这个栏目中看了很多关于妈妈的做法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以及类似于个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所以由此我产生了许多对自己妈妈的抱怨,我责怪妈妈没有把我养育的很好,我很想让她改变对我的方式,让我变得更好。当然,我已经成年,却因为曾经家庭的不快乐造成自己偶尔的不自信,有时我也责怪我们栏目,为什么说了那么多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是不讲一讲,年龄上已经成年的人,在意识到自己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伤害,怎么再度成长?


 

心理咨询师 余柳 回答:

你好,感谢你的来信,也谢谢你提出的问题和疑惑,为什么我们栏目说那么多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却不说说成人后如何从这种影响走出来。我想这不光是你的疑问,可能也是很多人的疑问,当从心理学上了解到自己之所以成为这样,是因为童年时的经历时,内心里会不由的产生埋怨和不满,为什么你们要这样对我,要是你们好好对我,我也不会这样了。这也是你所期待的:希望父母改变他们养育自己的方式。而这种期待并不能改写过去,所以自己仍旧是这样,那如何才能通过自我成长让自己好起来呢?
其实,不管是埋怨不满还是期待都是成长的过程,这里我们不妨来借鉴一下哀伤的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内疚、讨价还价、沮丧/悲伤、接受,对于任何丧失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只是有些我们并不能意识到。正如你对于自己经历的伤害一样,先是否认父母对自己不好,觉得这时候肯定是自己不对才会得到这样的对待,父母肯定都是对的,而后我们开始认清现实,然后心生怨恨,期待着父母改变他们,而当我们发现这种期待也无法实现时,则会为自己未能得到的善待而悲伤,最后接受这一切,重新出发。
这是一个概括性的过程,实际情形远比这复杂和具体,那么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些什么呢。这个过程是通过观察丧亲者的情绪反应而总结出来的,所以它的核心是情绪,要达到最后的接受,就会有前面的那些情绪反应。而我们对于童年的丧失,其实也有类似的过程,在我们能真正的接受自己,接受父母前,也会经历一系列的情绪体会,会怨恨内疚,会希望父母不是那样,会难过伤心,当我们不跟这些情绪对抗时,他们都会过去,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一边有情绪一边又觉得不应该,这时候,情绪就很难真正的流通起来,所以也就很难过去,我们就会像是陷在某个位置出不来。
上面这些是对于你的怨恨和期待而言的,那我们又为什么要那么强调原生家庭的影响呢,因为从那里开始,我们成为了现在的自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处事方式,看到自己的行为模式,会对现在这样的自己产生了解,知道自己会那么做,是因为自己只学会了那么做,会对自己有某种理解和接受。
自我成长就是在处理情绪的过程中,慢慢达到对自己的认识和接纳,这些回答或许有些空洞,因为情绪很难在这些理性的分析中升起,它只会被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场景激起,所以还是需要在每个具体事件中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并认清那个情绪多少是跟眼前事件相关,多少由曾经的经历所影响。
我想这就是心理学有关的文章大多是关于原生家庭的,而很少关于成长的,因为原生家庭相关的会有一定范式,而成长性的只能由一件件具体事情来落实,它的共性就是接纳,但接纳并不能用任何理论来完成。就是在具体事情和困境中,咨询师帮助我们容纳目前还没法处理的情绪,让我们有更多的心力看清自己所处的境况及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模式,而后当我们对自己的接受度增加了,再回过来处理自己的情绪,这样的循环往复,最终找回那个遗失的自己。当然,这个过程我们也可以独立完成,那么就需要在情绪升起时去辨认它,理解它,最终是为了接纳它。

祝你能找到自己的成长之路。

 

咨询师介绍

余柳  女  国家二级咨询师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咨询师 精神动力取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陪伴你直面生命中的痛楚,给予一个安全的成长空间,希望与你的相遇。如果您认可该咨询师的分析,可以打电话62233783预约其进行电话咨询或面询,资费2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