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本期问题:
我26岁时,意外失去我6个月大的儿子,第二年我姥爷和爸爸心脏病突然离世,从此,我就感到恐惧,心悸,头晕,坐立不安。直到现在,16年过去了,我因为工作上的事焦虑了,惊恐急性发作,请问我该怎么继续生活,现有两个女儿,一个15岁,一个5岁。

 

心理咨询师 胡新 回答:
你好!感谢你的来信,愿意向我们倾诉你的烦恼。看了你简单的描述,虽然字数不多,但几句话却将16年的痛苦和艰难如电影般展现在了我的面前。就16年前你所经历的这几件事来看,不论哪一件对一个人的打击和伤痛都是巨大的,更何况你在短短两年内就把这三件事都经历了个遍,一切都是那么的突然,这对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来说无疑是一个超乎寻常的挑战,况且你当年也只有26岁。

从心理学上看,如果一个人遭遇了丧失、重大变故或其他创伤性事件,是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消化和接纳的。其实,只有经历了一个从否定、愤怒到抑郁等情绪变化,再到接纳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允许自己彻底地悲伤和难过,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对丧失释怀,恢复内心的张力。否则可能会由于情绪情感的积压或扭曲而对日后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正如你所说,从那时起,你就会出现“感到恐惧,心悸,头晕,坐立不安”等情况。甚至16年过去了,你还会碰到“因为工作上的事焦虑了,惊恐急性发作”这样的问题。而且从当初的恐惧到心悸头晕等症状发展到了现在惊恐发作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一种症状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我猜想,或许你在当初经历了那些重大变故后没能真正释放自己的情绪,同时可能又将那些经历和某些生活事件之间建立了一些关联和假设。于是,每当你遇到一些事情时,那些假设就启动了,关联出了一些不好的画面和结果,因此你就会感到不安、局促、担忧、头晕、心悸……久而久之,当一些假设被你多次“证实”了之后,你甚至会觉得某些场景一旦成真,那简直就如同灾难般让自己难以承受;又或者相反,你可能觉得只有经历了足够的焦躁和恐慌才会让所担心的事情不发生。不论哪一种,其实都表明了你对于失去的敏感、焦虑与防御,都将在你已不堪重负的心头又添上一块砝码,惊恐发作也就在你毫无防备之时不由自主地悄然而至了。

我们常说,不合理的信念简单归结起来有三条:绝对化思考、过度概括化和糟糕至极——这三条恰恰是构成许多人焦虑或抑郁的关键所在。而从你的信中可以看得出,你所说的状况,当前已经到了影响你继续正常的生活、不得不去面对和处理的程度了。

如果你希望选择自己调节,那么不妨做个这样的尝试:当遇到让你不由自主地焦躁不安的事情时,在当下或事后感受一下自己的情绪,看看当你产生情绪时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到底是什么;然后可以想想,这样的念头又意味着什么,是否真的一定会那样实现,其实现的可能性和自己的情绪状态是否相匹配;还可以了解一下周围的人遇到同样的情况一般是怎样表现和处理的,他们的结果又如何……

 

当然,如果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自我调节之后发觉没有什么起色,觉得自己一个人难以探索情绪过程中的细节,或者依然难以削弱自己的负性情绪体验的话,你还可以选择求助于正规的心理咨询服务。相信**的心理咨询师能与你共同面对问题,打开看不见的心结,走出困境。


作者简介:
胡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立足当下,探索问题的深层原因,激发个体内在的动力,实现内心的成长,与另一个自己和解。咨询收费标准为每小时200元,如果您认可咨询师的分析,可以打电话62233783预约其进行电话咨询或面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