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6日在马静老师的沙盘游戏课堂里学习了团体沙盘的操作过程,并做了一次真实的体验。全体学员共分成5个小组,每组8人,其中一人做咨询师,七个组员按照事先的抽签顺序进行沙具摆放,但在摆放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之间不能交流说话。经过大家四轮的沙具摆放,最终完成了共同的沙盘作品。随后小组成员在咨询师的指导下按顺序分享了自己在摆放沙具时的感受和想法,讲解了自己摆放的沙具所代表的含义,或者描述自己在此过程中对其他组员想说的话,最后每个人要根据完成的沙盘作品的主题进行命名,来表达对整个作品的感觉。
此次的沙盘游戏使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心理场”的作用。当一个组员划出了河流的位置,并在其中摆上了一条鱼以后,接着就会有其他组员在河里摆上桥、飞鸟、龟、螺、渔船和渔夫,还有祈求平安和风调雨顺的阎王爷。当一个组员在沙盘中摆上了一所小学的建筑后,随后陆续有组员添加了孩子、老师、风车、草坪、树、花和果实,以及恐龙和老鼠一家,还为男老师配上了怀孕的女老师,增添了家的温馨感觉和故事情节。不仅有读书的孩子,还有打拳的小孩,甚至有带着孩子周游世界的飞机和汽车,一幅和谐的画面在大家的默契中就这样诞生了。
其实任何一个团体都面临着内聚和分裂对抗的压力,我们在和谐与默契的沙盘制作过程中也同时能感受到了彼此的内心冲突。有人将原先的涓涓细流扩展成开阔的海湾,有人将阎王爷从水面移动到岸边……正如马老师在上课时所说的,团体沙盘是通过促进冲突的产生,来观察每个人的反应及其变化,从而达到疗愈的作用。所以说,团体沙盘充分体现了“心理场”的作用。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或心理生活空间(mental life space)是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拓扑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人是一个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里发生的。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人和他的环境的相互作用,即勒温的基本公式就是:B=f(P*E)。在这个公式里,B代表行为,f是指函数关系(也可以称为一项定律),P是指具体的一个人,E是指相关的心理环境,即特定时间内影响个体心理因素的总和。用文字来解释这个公式的话,就是说行为是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每个人心理都有各自独特的心理场,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范围内不同的心理场会彼此影响对方的心理。勒温认为,团体是一个动力整体,这个整体并不等于各部分之和,整体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都必将导致整体内其它部分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团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单位,其中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均处在团体其他成员的心理场之中。
经历过团体沙盘游戏心理咨询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最开始的沙盘游戏作品体现的是“各自为政”,冲突很多,而随着游戏的开展,每个人都不想因为自己的举动而破坏团体沙盘游戏作品的和谐和团体的“心理场”,强烈的责任感使得每个成员“察言观色”,在“场力”的推动下不断修正自己的思路,每摆一个沙具大家都会考虑很多,而且非常关注他人所摆放的每个沙具,小心谨慎地做出自己的选择。随着共同经历的团体沙盘游戏次数的曾多,团队之间的默契和共感便会增加,表现在沙盘游戏作品的主题趋于明确、统一,制作过程中的冲突减少,作品的风格更加协调、整合。如果成员能将团体沙盘游戏中所获得的人际互动成功经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就可能会促进其反思自己往日生活中的言行,促使其社会性成熟和人际关系的改善,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更加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最终实现个体和团体的成长。
周二下午组 张红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