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男主角:昊化名,23岁,待业
昊原本正该处于人生最好的阶段,可眼前的他目光闪躲、身形佝偻,坐下来后一边向我投来期待的目光,一边吞吞吐吐地讲述起自己的故事来—
举债买房,一家在沪团聚
我父母都不是上海人,两人二十多年前各自来上海发展后结识、相恋、结婚、生子。我小的时候,与父母分居两地,随爷爷奶奶住在老家,因为那时我没有上海户口,要上学还得借读。直到2001年父母在上海买了住房,这才按政策一家三口办理了蓝印户口,我成为了真正的上海人。为了这套房子,父母不仅拿出了全部的积蓄,还向老家的亲朋好友借了15万元。
虽然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们非常努力,做事尽心尽责:父亲有技术专长,在建筑单位里做工程管理工作,收入不低;母亲在一所学校的食堂工作,收入一般,但她依然干得开开心心。由于父母眼光长远,那套当初只用20几万元就买下的房子,如今已上涨到近300万!每当想到这些,我都想为父母点个赞!
曾是学校文科高考第一名
一家人安定了以后,我顺利在上海入学。父母总是特别叮嘱我,能扎根不容易,学习上一定不能输给别人。刚从老家转来上海的时候,我也确实遇到了适应的问题,学校的教学进度和内容与我们老家差距很大,最初两个月,我跟不上教学进度。父母知道后很着急,一边帮我请家教,一边替我去和各科老师说明情况。没想到老师们非常负责,都愿意牺牲休息时间为我补课。就这样,在不到半个学期的时间里,我的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了。老师每每拿我当榜样教育同学们,小小年纪的我也因此充满了信心。
父母为我高兴和骄傲,每天看着他们的笑脸也是我最快乐的事。由于学业基础打得比较好,我顺利地一步步进入示范性初中、高中。其间,我的学习也曾出现过较大的起伏和状况。高二时,我有一度无法静心读书,沉迷于电脑游戏和武侠小说。父母并没有过多责怪我,只是他们从此不见了开心的笑脸,还不时地叹气;老师也和我谈过话,说如果我的状态不调整好,是考不上理想大学的。直到我有一次拿着差点不及格的期末成绩回家,看到母亲偷偷流泪时,我终于醒悟过来,压制了自己的兴趣和情绪,全力地投入到考前的题海大战,什么小说、游戏都甩在脑后。我知道,只有放弃那些看起来让自己快乐的事,才能换得父母的放心和学业的成功。最终,我以学校那届文科班高考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地进入了父母所期待的大学。
大学读了五年没能毕业
进入大学后,我感到全身心都放松下来,虽然依旧怀揣梦想,但总觉得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大一的时候我对学业还是比较认真的,一个寝室的同学也与我互相照应,同进同出;可随着学年的推进,我开始变得懒散起来。大家各忙各的,没有人盯着你上课,而且有很多时候是各年级在一起的公共课,大家都不熟悉,去不去也没人留意,于是我开始逃课。大二的时候我谈上了女朋友,一起吃饭、看电影,也不知怎么的,这段感情就无疾而终了。空余时我还会写写小说,借此表达自己空虚苦闷的心情。和父母的沟通和交流也变少了,除了问问吃穿以外,我们就没什么更多的话题了。
浑浑噩噩中,两年就过去了。大二期末考,我居然有两门**学科没能通过考试,这让我感到震惊、恐惧。这件事,我没有告诉父母,想自己扛下来,因为我想,只要补考通过就可以了。可是事情并没有如我想的那样简单,大三、大四时我仍然还在为这两门课考试而烦恼,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终我还是没能通过考试。
这时,一切都瞒不住了,我才和父母讲了实情。当时父母的反应是:天都塌下来了!最后,父母到学校苦苦求情,获得了延长学时一年的处理,我就这样进入了“大五”。然而,一年学下来,我依然无法通过那两门学科的考试,最后只能肄业!我真的没想到,五年的时间就这样白白让我自己给毁了!
曾经,我自认为是那么的优秀,父母也曾那么为我自豪,然而这一切都让我自己打碎了。如今,我每天在家无所事事,看着父母为我着急、难过、伤心,我真是又自责又难过。我知道自己该振作起来,可不知道为什么,却再找不到当年的那种动力和激情了。我该怎么办?
解码
压抑太久 大学里强烈释放
昊感恩父母让他落户上海,他用努力读书、考上一所好大学来报答父母的期望。但是父母对其不断进行的要奋斗、不要让人瞧不起的强化教育,让昊不知不觉中把这个目标当成了自己的最大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具体实现,就在于考上一个理想中的大学。从刚来上海时课程跟不上、需要补课,到读高二时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极力压制,昊始终都在用行动来践行这一目标。
当昊终于通过努力进了大学以后,他潜意识觉得自己完成了父母的期望,可以松一口气了;而且,因为之前他压抑太久了,又正值青春后期和进入成年早期的阶段,他急需释放自己的独立性、叛逆性。于是他通过寻找异性客体来确立自我价值,这是他不知所以然的恋爱;这个时期又是敏感的,必须经历与自己过去的分离,所以他会写小说、旷课、疏远父母;这个时期的又是攻击冲动特别强烈的时期,所以当后果暴露、父母知道后表现出“天塌下来了”的状况时,他只有向自我的内在攻击,自责并自我摧毁,所以一再不能通过补考,结果只能肄业。
支招
正视现实,接纳自我,寻找优势
我给了昊12个字:正视现实,接纳自我,寻找优势。我跟他沟通,大学肄业的确是一件遗憾的事,但既然大学里每年都有肄业的学生,那么这个群体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天都塌下来”了,也不意味着他这五年就白过了。所以,他无需过度自责,要在理解父母失望情绪的基础上,用积极的态度和父母进行沟通,获得理解和支持,相信父母的爱是不会改变的。
目前阶段,昊可以先就业,选择自己喜欢的**,参加成人学历证书的学习。五年的大学生活同样也积累了很多知识和经验,昊已考出了英语四级证书,相信他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证书并不很困难,等到本科毕业,可再度择业。只要不放弃,相信自己,对于23岁的他而言,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交流中,昊还谈到了自己的孤独。他说,和他关系很好的同学都已毕业,工作都不错,“大五”一年里自己都刻意回避跟他们取得联系,就算见面也是彼此敷衍。我建议昊要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先要面对现实、接纳自己的现状,等到自己真正放下了,能坦然面对这段人生中的挫折,那么才会真的成长、强大,那时候才是敞开心胸、接纳朋友的好时机。
心理咨询师 钱晨
购买人 | 会员级别 | 数量 | 属性 | 购买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