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2014年3月31日,陈露老师做客《大声说》谈逼婚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4-03-31 | 520 次浏览 | 分享到:

 

【艺术人文频道】陈露老师做客《大声说》谈逼婚

 

大声说

 

    2014年3月30日,艺术人文频道播放的《大声说》节目,邀请了我院的心理专家陈露老师,来解读关于父母逼婚背后的故事。
    
   

    只是这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心情,你理解吗? 以亲情的名义逼婚,对年轻找对象,究竟是助力还是阻力?到底有没有必要?《大声说》正在发声!


    蓝方观点:

    陈露/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心理咨询师


一、父母操心孩子的婚事,出自于爱的本能和延续

    父母是亲人,不是路人,父母操心孩子的婚事,出自于爱的本能。

    父母自从有了孩子,他们作为父母的这个职业角色是伴随一生的。他们会从小到大都本能地操心着孩子的事情。儿童时期操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读书的时候操心孩子的分数成绩,是否考上一所好学校;长大后希望孩子有份好工作,有自己的一份婚姻和家庭。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来没有变过,父母的操心的背后都是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功,所以,父母被指“逼婚”,父母也会很心酸。我们希望子女有个好婚姻,有个好家庭,怎么就变成了坏父母?还引发了这么多的争议。父母很无辜,很受伤,很委屈。

二、父母的操心是有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十五岁青春期的年龄好好学习,30岁的时候成家立业。作为父母去催促和提醒成年子女进一步完成社会角色,是有理论依据的。同时,在现实中,女性在婚姻当中,年龄是一个很现实的坎。女大当嫁,男大当婚。父母催促婚姻背后有一份不安和焦虑,担心孩子不幸福,不快乐,对于女性来说,年龄是一个很现实的坎,父母担心女儿错过了最佳的结婚时期,因为社会的传统,大多数的男性还是会选择相对年轻的女性。同时,从繁衍后代的角度来说,年轻的身体对后代的健康更有利,更能把基因复制下去。 35岁以后的女性择偶会更困难些,这是不争的现实。所以,父母操心不是没道理的。对于男性来讲,老人有抱孙子的需要,希望有个享受天伦之乐的需要,也不是什么非份的要求。

三、成年子女都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顺利完成自己相应的社会角色,父母就不会太操心

    如果还没有准备好,需要一段时间去准备,那也可以以成年人的姿态和父母保持良好的,一致性的沟通。不需要我追,你藏的这种交流姿态。只会增加做父母的焦虑和不放心。

    而且,和父母没有好的和谐的关系,在你以后和配偶的关系也很难有好的和谐的关系。因为你处理问题的方式要么反抗,要么回避。所以,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关键。

    年轻人比父母更有机会去调整,去修炼,去成长。所以,与其说是,父母逼婚,不如说,是父母和孩子互动的结果,合伙的行为。一个追,一个逃。所以,一味的怪罪父母是不理性的,不成熟的心态。说到底背后,是子女的不作为,让家长陷入了你追我赶的状态中,由爱的初衷出发,结果造成了互相的伤害。情何以堪?你可以从父母那里获得爱,获得资源,请调整你们的心态和应对方式,为了父母,也为了你们自己。

四、逼婚事件背后是父母和孩子合伙的行为,不要一味责怪父母

    30岁的人,身高早已高于父母,如果你能以一个30岁成年人的心智去平等的、尊重的、体谅的和父母沟通,父母就不再那个小时候你所看到的那个高高在上的父母。当你的态度不一样的时候,父母对你说话的方式也会跟着调整。

    很可惜,所有在抱怨父母的人,他们的身高已经远远高于父母了,但他们心理还停留在儿童的阶段,父母的指令会让他们反感。所以,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反抗,叛逆,或是不满,这些都是儿童的状态,不是成年人的理智去解决和亲人冲突的状态。

五、给予父母一份尊重和接纳,当孩子是好孩子,父母就会是好父母

    而真正能够和父母和谐相处,和谐沟通,能够采纳父母建议的人,结婚幸福的概率更高些。

    父母考虑问题更现实,更客观,更长远些,也更能为孩子考虑。在这个事件上,有人帮你操心,你可以省去很多时间。我们可以完全可以利用父母的资源为自己的幸福作准备。不抗拒,不反对,甚至可以对父母提出些要求,一起为了自己的事情做些努力,化被动为主动,只要是对自己有好处,整合资源,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啊?

    所以,父母逼婚这件事,关键在于你怎么看,怎么想。当“逼婚”成为20世纪的新的名词,成为一种现实,那么我们可以好的应对模式?问题的出现永远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关键。

    母亲和子女,曾经一个脐带相连,一个头连着母亲,一头连着孩子,我们的关系是永恒的,我们对子女的爱是永恒的。爸爸妈妈不会逼你,只希望子女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对自己,对父母负责任的态度,一致性的沟通,让父母看到你的力量,你的能力,你的好的状态,那么,父母也可以含笑经营父母的晚年生活。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父母也会做出调整。当你是好孩子的时候,父母才是好父母。因为你成年了,你的力量比父母更强。

 

  • 全国最大免费心理公益热线:021-5168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