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问答信箱 | 为什么我总是在孩子面前焦虑暴躁?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6-01-28 | 281 次浏览 | 分享到:

问题:
为什么我总是在孩子面前焦虑而暴躁,唠叨不休?


咨询师余辉回答:
从你的话语中。我能感觉到你对于自己和孩子的关系中,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更关注自己可以做的努力和调整,这是做一个好父母的最重要的特质之一。而另一方面,你觉得“在孩子面前焦虑而暴躁,唠叨不休”。这似乎也表达了你对孩子也是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似乎与你对自己的方式有着相似性。
其实,在孩子面前,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我是不是太严厉了?我是不是太溺爱了?我怎么又发了脾气?为何原本想要好好聊聊,结果却不欢而散?似乎总有这样那样的“事与愿违”在上演着。
这个“事与愿违”是怎么发生的呢?
首先人们总有有着这样那样的情绪的,总有焦虑的时候。当我们带着焦虑的情绪进入沟通,往往事与愿违。当发现沟通偏离了目标的时候,内心就更加焦虑了,话语不知不觉就多了起来,唠叨就出现了。于是我们发现,原本想要解决问题的,结果反而不欢而散。这个时候,我们忍不住又对自己挑剔起来。假如这时能回过头来看一看,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从我们一开始没有好好对待自己的情绪开始的。
盘点一下我们的成长经历,从小就开始各种学习,从学校学会基础学科,从亲人朋友学习人际关系技巧,从闺蜜或者哥们那探讨恋爱技巧,甚至爱情继续不下去了,也还能另起炉灶。进入社会,我们可以凭借各种考试晋级,拿取各种证书来选择我们的工作。
可唯有一样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我们无法选择拥有一个怎样的孩子,更无法获得“合格父母证”。从这一点来说,成为父母往往是一个人的人生中最重大的角色转变。这种转变带来的冲击可能远远的超过了面对工作变更,家庭事件,人际关系等等。而认识到这一点,理解到我们在成为父母这一点上是多么的缺乏学习经验和上岗培训,那么也许再次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就能稍微轻松一些的面对自己内心的自责了。
情绪上的放松会带来思路的变化。往往当我们对自己宽容一点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不知不觉地对待孩子也宽容了起来。而孩子也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学会人际交往技巧,体验了自信,体会到了尊重。
当然仍有可能生活中的一些事件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强烈的焦虑中,且迟迟不能够得到缓解。如果这样的情绪影响到了家庭关系,或者是在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上感到难以调整,那么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一起面对。在咨询中,学习面对情绪,处理情绪的技巧,也学习更灵活的沟通方式,从而带着一个更灵活的自己回到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