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2015年7月31日李鸣老师精神分析入门班

——所谓自由,所谓真实


7月31日早上7点50分,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的门口三五学员围着老师等待开门进入院内。华大的颜老师被蜂拥着进入走廊深处,首先打开了大教室的门,学员们抢着第一排的几个好位置拿出包里的书本,落座后才开始吃起早饭来。颜老师连声感叹:“我心想课程比较受欢迎,已经提前出门了,谁曾到9点的课,7点50开门,就有学员等在门口了,下次李鸣老师课还得早一些。”


原来是李鸣老师的精分入门班开班了。


课程中李鸣老师妙语连珠,授课风格深入浅出又发人深省。总是让学员们在一个个幽默却不失深度的例子中领悟到精神分析的奥妙和魅力。


李鸣老师博学睿智,课堂上的每句话都饱含深意,看似轻松的一个笑话、一句信口拈来的歌词都在传达着深刻的精神分析的逻辑。甚至是一句对学员的调侃都发人深省!


什么是自由?


在这里,李鸣老师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银行可以抢吗?」大家习惯性的说:「不能。」「那为什么呢?」李鸣老师接着问。有学员立刻说 :「抢银行要坐牢啊。」李鸣老师笑着说 :「坐牢有什么不好?不愁吃穿,不愁失业,伙食的待遇还相当不错呢。」又有人说:「那不自由啊。」李鸣老师马上反问:「那你自由吗?」


你自由吗?


自由是什么?两点一线上班下班的周而复始是自由吗?房子车子票子越多越好的欲望是自由吗?


不自由是什么?身陷囹圄心怀天下的甘地是不自由吗?身处疯人院任思想遨游天地的精神病人不自由吗?


自由从来不是一个位置或者身份可以达到的概念。心不自由任你是高官要职经邦济世也觉束缚,心若自由任你端茶倒水无足重轻也逍遥自得。自由也不是可以用现实目标锁定的概念。所有可以被目标锁定的自由都是伪自由,因为一切目标在未实现时是亟待实现的束缚,在实现后又成了可以被无目标的空虚或源源不断新的目标替代的新的束缚。自由是抽象唯心的概念,更像“我相信自由自在,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的我相信。


学心理学越久,就越发真切的体验到人是唯心的动物,世界的真实被不同的眼睛解读成千奇百怪的样子,并且那些不同的样子又是真实不虚的。



什么是真实?



人总在不自觉地时候将自己投射向外。所有的你自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表达的淋漓尽,你选择的饰品,发型,服装的特点,喜欢的小玩具,你处理事情时候的风格,你的思维倾向,你常常挂在口边的习惯语,你不自觉的小动作……这一切都是物化、固化的你自己,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线索都在拼凑着你作为你的蓝图。心理学中的投射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于是,亲密关系中,两个心怀不同哈姆雷特的人,会不自觉的认为对方心中的哈姆雷特与自己的是一样的,认为对方的心中正跟自己上演着一样的剧情。并且在相处中,不断的在对方身上投射自己。心中的他,心中的自己,眼前的他,于是,两人相见、六人在场。此时连自己都开始怀疑,我所看到的自己究竟是真实的自己还是自己的投射呢?有时候回过头来想想感觉像是大梦一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李鸣老师说,梦境何尝不是一种真实?睁开眼睛后的世界又何尝不是一场梦?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睁着眼睛做梦,醒着睡,睡着醒。


此时适合来一首《好了歌》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然而,正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勒特,一百个人听课就听来一百种精神分析的课程。人们的潜意识筛选着自己想要听到的,也是每个人在成长中形成的认知模式和解读模式,人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也在投射着自己。我听到了关于自由和真实,那么,李鸣老师的课程,你又听到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