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成长心理(T偷拍)
    发布时间: 1970-01-01 08:33    
偷拍是指利用针孔摄影机等监视用器材在当事人(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录下一些私密的镜头。 利用间谍技术流出所做出的器材使偷拍更加的容易,在一些色情网站上常常会有「密室偷拍」的影片流传。

偷拍是指利用针孔摄影机等监视用器材在当事人(苦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录下一些私密的镜头。 利用间谍技术流出所做出的器材使偷拍更加的容易,在一些色情网站上常常会有「密室偷拍」的影片流传。


偷窥偷拍窃听他人隐私违法

  针对偷窥、偷拍、窃听他人隐私的行为,去年10月首次提请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规定,至少拘留5天以上。
  偷拍
  草案规定,针对偷窥、偷拍他人卧室和浴室等隐私场所,或者窃听他人隐私的行为,将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的行政拘留,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而非法制造、贩卖或非法使用窃听、窃录专用器材,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日以上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有这种行为的,处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不过,汪小青律师认为,这些规定并没有解决偷拍照片被贩卖、传播等问题,而由于网络传播的特点,要想找到偷拍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认为,对于偷拍问题,除了法律上应予以明确,道德因素的作用更大。

手机偷拍理应立法禁止

  市场出现,就有人滥用可拍照手机进行偷拍,有的甚至用于非法商业目的,严重侵害个人隐私,而且个别网站还流传着手机偷拍的暴露照片,这种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愤慨。
  偷拍  虽然大多数人都明白偷拍他人隐私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但法律对“偷拍隐私”的惩罚还留有空白。从刑法上看,现在对“偷拍隐私”行为没有明确的界定,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在刑法上就无法追究“偷拍隐私”的刑事责任。而在相关的民事法律法规中,民法虽然有关于隐私权的保护条款,但还没有针对性地对“偷拍隐私”问题进行规定,没有给公民提供明确的权利界定和权利救济途径,这样就使公民在向“偷拍隐私”者追究民事责任时困难重重。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对“偷拍隐私”的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体现了尊重人权的立法思想。


后果严重将刑拘

  海口市公安局网监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生偷拍女生生活照片,并传到网站
  偷拍  上的行为,触犯了被拍女生的肖像权和人格权,给受害者带来了心理上的极大伤害,此种行为是不合法的。记者昨日从龙昆南派出所和海口市公安局网监处获悉,目前,警方正在对此事进行进一步的调查。通过技术手段,警方将调查目前所有图片的上传ID、图片的点击量、浏览人数进行调查。如果该点击量、浏览人数众多,并根据图片内容的严重程度,如果情节后果严重,涉及到传播淫秽图像的行为,将触及刑法,警方将进行刑事立案。同时,警方解释,即使情节不是很严重,图片点击量小,偷拍传播图片的嫌疑人也触犯了治安处罚法,警方将对嫌疑人依法处以治安拘留。


偷拍要注意

  不能侵犯肖像权。故事片用它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真实自然的效果,新闻片是为了不让被摄对象发现。比如拍摄违法乱纪等曝光事件。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原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