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早恋心理
    发布时间: 1970-01-01 08:33    
青少年早恋的心理终归是一种完全正常的心理现在,作为父母,应该回忆回忆自己的年少时代。然后再来面对孩子的早恋行为,也就可以避免态度粗暴,避免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化。父母、老师既要表明自己坚决的态度,又要给与孩子充分的尊重,给与孩子人格和自尊,积极的寻找出早恋发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找出根本,对症下药。

    对于很多人来说,恋爱都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而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由于各种器官组织的发育日趋成熟,由性生理成熟引发的深层次的性意识也逐渐觉醒,因而会产生非常自然的恋爱行为,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这是人类的本性。但是没情况没有那么简单,当恋爱行为受到社会、家庭、道德以及个体自身因素的制约而适应不良时,就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恋爱心理问题。

    我们对青少年的恋爱一般会称之为早恋现象。应当说清楚的一个前提是,恋爱不仅是正常人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更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在少年男女之间出现过早的男女恋情的现象,就是所谓的早恋了。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早恋往往是最让家长和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而且,更让家庭和老师感到困惑和担忧的是,这几年早恋现象不仅更加普遍,而且开始出现低龄化的趋势,统计数据表明,不仅高中生早恋的比率居高不下,初中生早恋的比率也开始大幅度的增加,甚至有些小学生都已经像模像样地开始谈恋爱了。

    要知道,恋爱本身肯定是无害的,一次健康的爱情,让人终生受益。但是青少年们在身心发育不成熟,并且缺乏教育和引导的情况下,过早的开始恋爱,是有害的。尽管那些陷入早恋状态中的学生会觉得自己对待爱情是非常忠贞的、严肃的、认真的,不是随便玩玩的,但是他们年纪尚小,对什么叫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却什么都不知道。而且青春期少年,他们的传统道德观还不完善,不是身份懂得在异性交往中应该如何自制,如何尊重异性,也不太清楚自己的这种异性交往活动会导致什么样严重个的后果,很多年轻人,情感一冲动起来就什么都不管了,这样就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对家庭和个人来说都是悲剧,毁了自己一生。另外,由于早恋往往具有朦胧性、冲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一旦失恋,就很可能会导致严重个的失落感和不正常心态,对早恋中的参与者的心理产生持久的消极影响,严重的甚至会给早恋者成年后的爱情生活和个人生活造成某种驱之不散的阴影。这种现象在心理学领域里是有明确案例和理论支持的。

    在这里,要对那些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少男少女讲一个道理,不管怎样都要明白,你没有看到问题,不代表问题不存在。对待与异性伙伴之间的情感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当爱情中有了苦恼和困惑,不要抵触向家长、老师请教,如果不相信他们,还能去相信谁呢?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让冲动的感情进一步去支配冲动的行为,要明白不论对什么人来说,只有你付出了真正的尊重和爱护和去对待对方,才能获得真正美好的爱情。对于青少年的早恋这一特殊问题,家庭和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一定的干预:

    可以让孩子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从同性朋友那里得到安慰,还可以鼓励孩子与那些德高望重的成年人结成互帮互助的朋友,介绍他们认识品学兼优的同龄同性伙伴,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异性单独相处的机会,分散对少年恋人的注意,还能扩大孩子的社会交际圈子,让孩子在交往中,不知不觉的拓宽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增加自己的能力,激发上进心,让孩子感到局限与个人小圈子、卿卿我我是没前途的。

    在教导孩子的时候,要注意用心感化孩子,还要以理服人,在遇到孩子早恋的事情时,无论情况多么糟糕,也不要大喊大叫,训斥大骂,而应该克制自己保持沉着,以机制诚恳的态度向孩子讲明学业的重要性、早恋的后果以及危害、改进的方法等等。只要父母、老师坚决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孩纸是能够接受教育和忠告的。但是中学生的意志较为薄弱,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只讲道理是不够的,还必须约之以规,对孩子采取行动上的约束,使孩子感到父母和老师对早恋坚定、明朗的不支持态度,对其心理上起到警示和威胁作用,以致最后中断早恋双方的联系和来往。

    青少年的特点是活泼爱动,精力充沛,如果不给他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他们异常旺盛的精力就难以发泄,积攒在胸中。无聊之余,难免就会想入非非,让各种低级庸俗的东西侵入他们的头脑,陷入到早恋之中。从这个方面来讲,父母、老师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班上的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以发展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这样就可以分流孩子的精力,把孩子那些剩余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上,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发展他们的智力水平,强壮他们的身体。这样能够转移孩子对恋情的注意力,让孩子能克服年少时精神上的空虚,减少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给孩子带来的较大冲动。同时又培养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青少年早恋的心理终归是一种完全正常的心理现在,作为父母,应该回忆回忆自己的年少时代。然后再来面对孩子的早恋行为,也就可以避免态度粗暴,避免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化。父母、老师既要表明自己坚决的态度,又要给与孩子充分的尊重,给与孩子人格和自尊,积极的寻找出早恋发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找出根本,对症下药。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原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咨询,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