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您好!老师我有些困惑,有的男生提出进一步交往,但我并没有进一步交往的意思,每每拒绝之后就失去了一个好朋友,我想问怎么在拒绝后大家还能当朋友呢?有几次这样的经历了所以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希望老师能给予解答,谢谢!
咨询师余辉回答:
非常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从你的来信中,我能感受到你对于“好朋友”是多么的在意,因为这样在意,使得这个“拒绝”变成了一种困扰,就好像我明明只是拒绝了关系中的一部分,结果却使得整个朋友都仿佛被拒绝了。
那么这样的结果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这或许要从这个关系的更早的状态来看。从你描述的状态中,可以感觉到你和男生比较容易成为朋友,不知道在这个“朋友关系”的一开始,你对和男生的交往是怎样的感觉呢?对于和他们的关系是否有一个设定呢,是始终希望作为朋友呢,还是交往着看看能不能更进一步?或许这样的一个设定又或者预期,也会影响着男生发展关系的预期呢。有的时候,当你想要做朋友,而对方却感觉你有着进一步交往的意愿,差异就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在差异中体现了彼此的不同,也形成了吸引。当这样的差异产生的时候,你是怎样的感觉呢?又或者当男生表达了交往的愿望的那一刻,你的内心有着怎样的回响呢?这样的回响可能转化为一些情绪,进而表达出态度,或许这是一种拒绝的态度,仅仅只是拒绝这一种发展的可能性,对你来说,你更希望挽留对方在朋友的阶段,那么此刻对于这个“朋友”,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或者你对于“朋友”的定义,此刻没有能够传达给对方,或是对方没能清晰的感受到,以至于关系就此结束。这样的结果确实让人感到遗憾啊。
从你的来信中,看得出你对于和男生的友情格外重视,是否在此之前,有过这方面的美好经历呢?不知道这样的经历是怎样开始和持续的呢?或许那是一种更为单纯的岁月,在如今面对着恋情的可能时,让你感到了一些陌生和退缩?也或者你已经有过恋爱的经历,对于恋情有着自己的标准,这让你对于进一步交往格外谨慎?这些经历和体验或许都对现在的你在“拒绝”方面施加着影响。重新审视自己对于恋情的标准,对于友情的定义,或许也能帮助你在与男生的交往中更为准确的表达,甚至是拒绝对方的邀请时更为清晰的表达对友情的重视呢。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就懂得与人相处,要表达细致的情感,都需要在关系中反复的练习,甚至这种训练,早在我们童年与父亲母亲的相处中就已经开始了,尤其是与异性父母的相处模式,会在我们成年后影响到我们与异性交往的模式,我们理解异性的方式。而在我们和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失去一些自己非常珍惜的情感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些失去,也许是为了弥补童年训练的缺乏或者不足,也许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会表达,这样才不至于错失将来的可能。或许此刻的你,需要的正是这种对表达的练习,如何让对方理解你的需要,你拒绝的只是一部分可能,而不是对方整个人。此刻回顾以往的经历,体会这个过程中你的表达还可以怎样完善,正是一种学习和总结。如果这仍然是你感到困扰,不知道如何表达,那么或许需要通过**的帮助来进行训练,帮助你更准确的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