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我不想再做乖乖女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7-10-12 | 224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期问题
老师,为什么乖乖女一叛逆(放纵)起来,会惹得许多人反感?
老师,小时候我也许是家里的乖乖女,在学校有时候在外人面前也要努力扮演这样的模样,因为这样可以赢得很多人的喜欢呀。但是被束缚的久了,突然碰到一个随性洒脱自由的人,突然觉得也可以向他们那样。我还以为自己依然可以按照自己的天性来,可是或许,在自己小时,我的野性就被家人压了下来,或者被周围人压了下来。

前段时间看<欢乐颂>中关雎尔参加一档真人秀节目,在消防一个环节,她没有好好穿衣服,显示出对消防员的不尊重。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放飞自我的感觉,她在剧中乖乖女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她想摆脱这个形象,因为乖乖女累的是自己。

还有生活中一些道德绑架也着实让人心累恶心,尤其是来自朋友之间的,我也不知怎么了,这朋友之间,还真的是你得怎么样,她才觉得你多好多好,多值得交往,你不和这种需要你怎样怎样做的人交往,另外一个朋友就说你怎样怎样,那么多年的友情怎样怎样了,要体谅他人怎样怎样了,等等等等。我不需要那个朋友,在没遇见她之前我照样生活的好好的,我都奇了怪了,怎么回事啊这是,她需要我,我又不需要她。真是奇怪,她是强扭瓜让我做她朋友吗,真是。

 

心理咨询师 林淑芸 回答:
你好! 感谢来信。信中你向我们描述了自己从小是一名乖乖女,深受周围人的喜爱,你之前也一直享受着这种感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慢慢意识到 “乖乖女”并不是真实的你,而只是你在人前扮演的模样,你开始想要挣脱,渴望展露真实的自己,就像《欢乐颂》里的关雎尔那样,可以不顾别人的眼光,只是纯粹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想真正做自己并不容易。

人之所以具有社会性,不仅因为人类的祖先过的是群居生活,更因为人的价值也需要在群体中得以实现,我们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尤其是儿童,当一个人的自我评价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的时候,成人对他的评价就成为他的自我评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乖、懂事”成为好孩子的代名词,许多孩子都会努力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甚至通过压抑自己的本性来得到夸赞。
 
我猜测,你目前应该已经十几岁了吧?或许会更大些,人从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到了这个阶段就会有别于儿童时期,逐渐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之类的问题,可以看出你思考这些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渴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自由洒脱的人,至少是内心真实的自己,而现在你却陷入了两难之中,一方面长时间以来他人对你“乖”、“为别人着想”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 那种赞扬和肯定让你沉醉其中,你并不想破坏这一切;而另一方面真实的自己却在呼之欲出,想要打破常规,冲破枷锁。这样的矛盾冲突一直在折磨着你,认真思考以下几点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当有人对你有负面评价的时候你仍能坚定自己的想法吗?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为此你付出过多少努力?当在实施的时候遇到阻力你是会继续前行,还是会退缩回到原位?成长总是伴随着痛苦,破茧成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每个人内心时不时会遭遇各种冲突,勤奋与懒惰;勇气与害怕;坚持与退缩……当勤奋战胜懒惰时,你能赢得成绩;当勇气战胜害怕时,你能超越自己;当坚持战胜退缩时,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那你是怎样的选择呢?
 
祝你尽快找到自己,成为自己!
 
作者简介:

林淑芸,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热爱心理学,热心公益富有爱心,有较强亲和力,从事幼教工作十余年,熟悉幼儿心理,尤其擅长亲子沟通技巧,其它擅长领域:个人成长、人际交往、压力情绪管理、职场困惑及发展、婚恋关系与家庭。咨询收费标准为每小时200元,如果您认可咨询师的分析,可以打电话62233783预约其进行电话咨询或面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