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青少年心理障碍解析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3-07-10 | 231 次浏览 | 分享到:

由于中国当代家庭结构基本上都是两代人共住的三口之家,父母抚育子女会时会出现缺乏尝试、比较的机会,而子女由于缺乏同胞,丧失了模仿、交流、互助的机会,因此过去以父母为核心就变成了以子女为核心,孩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这就很大机会将导致子女不合理的自我认同,这样就势必造成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

  遗传等生物因素以及文化习俗、抚养方式、家庭结构、学校教育、社会生活方式造成的压力等社会因素都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不正常的生物及社会因素将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病变部位都是在大脑,而且表现形式相同,只是人为地把表现形式较轻的称作心理障碍,而把表现形式较重的叫精神障碍。

  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品行障碍、对抗-挑衅性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抑郁症、双相障碍、社交恐惧症强迫症、电脑游戏成瘾或网络依赖、惊恐障碍等。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相关的心理障碍症状的时候,就必须马上警惕起来,并应尽早并勇于向心理医生求助,从而获得正确的**指导,避免发生更大的危害。

  心理医生建议家长在儿童期,应进行亲情启蒙,培养孩子对环境的探索与安全感的形成,教导孩子应该自信与信任他人,对挫折应该进行淡化;在少年期,应进行友情促进,让孩子珍惜友谊,培养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而在青年期,则应该学会爱,来体验爱,从而形成对社会、世界的好感与责任感,最终确立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