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聚焦沉船 | 灾难幸存者如何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8-11-17 | 213 次浏览 | 分享到:

 

华大心理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我院承接一例普吉岛沉船殉难者家属创伤应激障碍干预个案


日前,经市有关部门推荐,本院接纳了一名不久前在普吉岛翻船事故中患难者家属创伤应激障碍干预个案,现已经安排本院有经验的心理专家对接。

类此大大小小的创伤应激事件在社会或家庭中难免都会发生,在每逢重大创伤事件发生,从汶川地震开始,到上海的外滩踩踏事件、静安火烧事故,直到今天,我们华大(原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作为上海或全国最早从事心理咨询临床应用的心理咨询师,都会出现在现场,担当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是我们身为华大心理咨询师的一种荣誉和骄傲。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对创伤等严重应激因素的一种异常的精神反应。它是一种延迟性、持续性的心身疾病。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灾难导致的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简称:PTSD。


几乎所有经历这类事件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痛苦,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感。这类事件称为创伤性事件。许多创伤后的生还者恢复正常生活所需时间不长,但一些人却会因应激反应而无法恢复为平常的自己,甚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更加糟糕,这些个体可能会发展成PTSD。

PTSD患者通常会经历诸如发噩梦和头脑中不时记忆闪回,并有睡眠困难,感觉与人分离和疏远。这些症状若足够严重并持续时间够久,将会显著地损害个人的日常生活。

遭受创伤后,创伤者在数日至半年内会出现如下主要症状: 

再体验:即个体会产生闯入性的创伤情情景再现,而且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尤其生活中与创伤可能产生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个体对创伤情境的再体验。并且这种体验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产生一些PTSD相关的共病(如焦虑、恐惧、自责、失望、抱怨等);


回避反应: 出于对再体验的痛苦,个体会主动回避一些可能引发创伤体验的事、物。这种回避反应一方面对个体是一种保护机制; 但另一方面他会延缓个体PTSD相关障碍的复原;


高警觉:就是对许多小的细节件都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应。不少患者则出现难以入睡、易惊醒等睡眠障碍,表现出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对周围环境普通刺激反应迟钝,情感麻木,社会性退缩。对以往爱好失去兴趣,疏远周围人物,尽量避免接触与创伤情境有关的人和事。对前途感到渺茫,失望,抑郁心境占优势。


心理咨询对于PTSD初期,主要采用危机干预的原则和技术,侧重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提高心理应对技能,表达和宣泄相关的情感,及时治疗对良好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和迟发性PTSD的心理治疗中,除了特殊的心理治疗技术外,为患者争取最大的社会和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家属和同事的理解,可以为患者获得最大的心理空间。必要的时候,心理治疗合并药物。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比两种方法单用的效果更佳。

对于这次普吉岛沉船事件的幸存者,具体怎么做?
本院危机应激创伤干预处置专家吕慧老师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1
给幸存者一个安全宽松的外在环境,不强迫他们反复述说事件经过,对于想到述说的人做到耐心倾听;
2
给予**的心理评估,对有可疑PTSD的人群予以高度关注;
3
适当做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事件发生时以及发生之后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行为表现,以减少他们的恐惧和自责等;
4
对事件后有明显生理改变的人群给予一定的医疗干预,如对不能进食的人保证基本营养,对失眠的人帮助睡眠等;
5
有任何心理方面的异常,应及时寻求**的心理帮助;
6
对此次事件中遇难家属的幸存者应给予高度关注。


华大免费心理援助热线: 021-5168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