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家长如何应对呢?
❤ 收藏

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家长如何应对呢?

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严厉型的家长们很容易以负面方式作出反应,坚信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错误行为。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有不当行为是正常现象,相信孩子长大后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做,这类家长通常对孩子比较娇纵。
0.00
¥0.00
¥0.00
重量:0.000KG
数量: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商品描述
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严厉型的家长们很容易以负面方式作出反应,坚信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错误行为。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有不当行为是正常现象,相信孩子长大后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做,这类家长通常对孩子比较娇纵。

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严厉型的家长们很容易以负面方式作出反应,坚信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错误行为。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有不当行为是正常现象,相信孩子长大后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做,这类家长通常对孩子比较娇纵。

严厉型的家长,会给孩子制定规则,但孩子不参与制定规则的过程,家长制定的规则,孩子必须遵守,违反了就会得到惩罚。娇纵型的家长,对孩子基本没有限制,家里没有严格的规矩,孩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严厉型管教的问题在于,不良行为虽然一遭到惩罚就会停止,但是不久后就会再次出现,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当家长用过度控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时,孩子行为的好坏是依靠“外在的力量”来左右,是家长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孩子学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更为严重的是,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将来难以形成积极的人格。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过于顺从。所以家长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何种长期效果,而不要被当时的短期效果所愚弄。一定要抛弃“若要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的极其荒谬之想法。


在一个娇纵型的家庭里,家长没有任何权威,孩子为所欲为。家长对他们的错误行为熟视无睹、束手无策,孩子有本事对家长发号施令,让家长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更严重的是,那些被娇纵长大的孩子,总觉得这个世界欠他们的,他们会成为只会依赖和接受的人。他们操纵别人为他们服务,他们烦扰大人以满足他们的每一个愿望。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来想办法逃避责任,而不是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在娇纵型家庭中,家长放弃了责任,孩子学会了不负责任。


所以,不论是严厉型家庭,还是娇纵型家庭,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极端不利的。


试想,当孩子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聪明才智用在了反叛、逃避和操纵别人时,当孩子不能自律时,他们怎么可能被培养出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呢?怎么可能拥有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所必需的洞察力和技能呢?


那么,我们家长到底该怎样管教孩子才有效呢?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提出了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正面管教方法。这种方法,是把和善与坚定作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的。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



家长具体要怎么做才好呢?


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只要孩子的感觉好起来,转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抱抱孩子等,就可以改变孩子的行为。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办法,制定规则和限制。对于突发事情,家长即使不能保持冷静或者和善,也要坚定地坚持原则。


朋友有个5岁的儿子,最初为孩子的吃饭问题伤透了脑筋。后来试着用和善而坚定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晚饭时,她会问孩子:“宝宝是要吃意面,还是要吃蛋包饭呢?”这样让孩子做选择,表达了对孩子的尊重。(而不是说“宝宝想吃什么?”,让孩子没有限制地选择。)。当妈妈把孩子选择的蛋包饭端到宝宝面前时,孩子改变主意说:“我想吃意面”。“宝宝,妈妈没有办法把蛋包饭变成意面啊,那你去玩积木吧,9点准时上床睡觉哦。”妈妈说。妈妈这时坚定的态度,表达了对自己的尊重。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不再无理取闹,吃饭的事顺利解决了。


我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家长就和她一起制定了外出玩耍、看电视、做家庭作业的规则和限制。如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外出聚餐时,也要按平常的作息时间睡觉,爸妈几点去接合适。还有,放学后可以看多长时间动画片,周末可以看多长时间电视等,都是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的。由于尊重了孩子,让孩子参与了规则的制定,让孩子有了选择的自由,孩子慢慢理解了设立规则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很乐意、也很主动遵从我们共同制定的规则和限制。


一位客户朋友对我说,他有一个上中学的儿子,有段时间很难搞,你说东,他说西,经常和家长对着干。国庆节休假期间,一家三口开车旅游,在国道上行驶的途中,孩子把喝了饮料的易拉罐投在了路边的树林中。这位父亲马上把车停下来,对孩子说到:“你在干什么呢?”孩子辩解道:“很多人都从车里往外丢垃圾啊,况且易拉罐腐烂之后还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呢。”面对孩子的歪理,这位父亲坚定地对孩子说:“不行,别人是别人,咱家是咱家,在咱们家是不允许做这种事情的。”孩子听后乖乖下车,把易拉罐捡了回来。从这次易拉罐事件之后,孩子不仅歪理少了,不良行为也减少了很多。所以,关键时候,家长应坚定地坚持原则,清楚地把自己的要求、规矩、信念、主张等告诉孩子,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同时还对孩子的管教十分有效呢。


正确的管教方式,不仅对孩子长期有效,同时还能够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因为我们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尊重了孩子,孩子就学会了尊重他人;我们请孩子参与了规则的制定,孩子就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沟通;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与别人合作等各项技能。


作者简介:
秦翠琴,女,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高级企业EAP执行师资格。

擅长:职业规划、职业发展、职场减压、职场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孩子教育、亲子关系、婚姻家庭等的发展性心理咨询。

背景:(1)在上海嘉康奥理联合集团猎头公司担任总经理20余年(2)女儿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常青藤名校)读研、曾就读于上海的名校华育中学及上海中学(3)在北京师范大学系统学习了心理学理论及心理咨询知识。(4)在日本学习工作近10年,可以用日语流利地进行心理咨询及交流。(5)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6)在日本东京的世界500强公司担任过计算机系统高级工程师。(7)日本东京电机大学计算机系统工程硕士毕业(5)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学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