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问答信箱|是否可以通过跑步治好抑郁症?有哪些依据?

来源: | 作者:hdpsycomcn | 发布时间: 2021-12-04 | 798 次浏览 | 分享到:

问题:

是否可以通过跑步治好抑郁症?有哪些依据?

 

回答:

我是于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导致抑郁症发生,而通过菌群移植可以显著改善抑郁样症状。该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在微生物领域知名学术期刊《肠道微生物》上。

人体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系统

尽管我们将抑郁症归为情感障碍性的心理疾病,但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都是整个机体内的彼此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此其中起着传递与调节作用的,我们称之为神经系统。它们将脑与身体各个器官,以及脑中各个部分相互连接着,通过神经递质彼此传递着信息,相互影响。

因此,我们会在感受到紧张、悲伤、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同时,出现胸闷、心悸、肠胃不适、肌肉紧张或皮肤敏感等等躯体症状;当这些躯体的症状得到缓解时,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也会得到舒缓。这正是心与身彼此作用与反作用的结果。

一些与情绪压力相关的神经传递物质

科学家们发现,大脑中的某些物质对身体和心理的舒适感起着根本作用,例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内啡肽等,它们的活动能够刺激或者消灭愉快、渴望、积极等多种情感。一、多巴胺

被形容成“行动的荷尔蒙”的多巴胺,能够参与到人类积极情感的预期和投入中,并推动人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改善和进步。

当正向的行为,得到了正向结果的回报时,大脑的深层组织就会释放出多巴胺。它所带来的“快感的兴奋”,能够让人心情愉悦,同时也带来继续迎接挑战的勇气。

二、血清素

血清素对于调节我们的情绪不可或缺,它能改善睡眠,让人镇静,减少急躁情绪,带来愉悦感。科学家们发现,抑郁症患者或者是沉浸在失恋痛苦之中的人,都有血清素严重不足的现象。

有研究表明,血清素的分泌与“规律”二字密不可分,规律的饮食、规律的生活习惯、以及规律的运动习惯,都是有效提升血清素的方法。所以,抑郁症患者常会听到医嘱说要按时吃饭,不要挑食,多吃鸡肉、鱼、坚果类食物;按时作息,多晒太阳;保证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散步或是慢跑。这一切都对增加血清素有帮助。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能够提升血清素的是韵律性运动,比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游泳、健身操、瑜伽、打太极等,都应以平时习惯的强度进行锻炼。切忌勉强、超出自己极限的锻炼方式,一旦疲劳,反而会降低血清素的分泌。

三、内啡肽

内啡肽能够使人产生快乐的感觉,能够调整和改变痛苦的信息,抑制痛苦信息在大脑中传递,对于压力和焦虑的状态有调节作用。在内啡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免疫力增强,并能帮助睡眠。

内啡肽通常需要一定的运动量才能分泌。现在一般认为,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如健身操、跑步、登山等,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人常会在运动后感到心情舒畅,正是与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有关。

运动,看似是身体肌肉与骨骼的锻炼,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还调动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整个机体的活力,从而改善了神经系统的内环境,有利于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写到这里,我还想说的是,尽管运动确实能够对治疗抑郁症带来帮助,但是,仅仅依靠运动自我疗愈,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坚忍不懈。

我至今依旧记得某次心理热线中听到的来自一位走出抑郁的女性的来电,她在回顾那段昏暗的日子时说:“我最感谢的就是我老公,他虽然什么都不懂,但他就是每天坚持拖着我起床,早中晚散步运动,从不抱怨我,也不嫌我烦。没有他,我真的起不来。”

生活不易,千万记得:不要放开爱你的手。也不要忘记:伸出求助的手。

作者简介

于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咨询领域:情绪困扰、人际交往、职场压力、个人成长、儿童青少年成长困惑等。善于通过聆听、叙事等互动模式,协助来访者探索自己的内心,发掘自身的资源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