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问答信箱|有人说现在中国的光棍很多,对此你怎么看?他们都是什么心态?

来源: | 作者:hdpsycomcn | 发布时间: 2022-01-15 | 776 次浏览 | 分享到:

问题:

有人说现在中国的光棍很多,对此你怎么看?他们都是什么心态?

回答:

我是于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079万人,比女性多3376万。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则高达206: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做“婚姻挤压”,指的就是由于婚龄男女人口出现较大落差,有可能导致大批一种性别的人找不到配偶。婚龄阶段的男多女少的比例,便被迫造就了目前的“光棍潮”。个中缘由,既有我们传统的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文化因素,也有七十年代后的人为强制干预因素。

总而言之,“光棍”代代有,只是每一代所面临的经济与社会压力各不相同,也因此各有各的艰难与困苦。

要说是什么心态?这个问题无从回答。所有脱离个体特质与生活环境的心理分析,都毫无意义。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他所选择的生活方式,都值得被尊重。

不婚,未必不幸福;婚了,也未必就幸福。

自古以来的老话总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究其原因,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一定是与基因的延续有关;其次,从社会的角度看,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家庭观息息相关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婚姻不仅仅是年轻人两个人的事,更是担负起上养父母,下育子女的责任。

所以,子女不婚、婚而不育,都会引发父母强烈的、似乎是本能的焦虑,就好像是接力赛始终交不出棒似的,无比的着急发愁。不婚子女,甚至会令无关人等侧目。

可是,恋爱、结婚、养育后代,哪一件都不是越俎代庖可以达成的。

恋爱需要的情感投入,结婚需要的资本投入,以及婚姻需要的经营投入,哪一样不需要当事人亲自去付出以及感受呢?

你觉得我们有谁有资格,对别人的生活态度去野蛮评价呢?

随着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我们的生存现状早出现了新的进化:

首先,大家族的链接开始渐渐变弱,小家庭逐渐成为社会的核心;

其次,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得生活的自由度变得更广了,另一方面也使得生存的成本变得更高了;

再次,社会化的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也在改变着我们传统的生存焦虑。

我问过身边很多的四五十岁的老母亲,如何看待子女的婚姻观,她们大致的意思都是:“婚不婚真的没那么重要了,有合适的就结,没合适的也没必要勉强。毕竟孩子的日子要过得舒服才更重要。”

毕竟我们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不再是为了自己防老,以及家庭的劳动力更新换代了。我们更希望子女能够拥有自由的身心,体验更多的美好。

总之,这个由过去的种种因,以及现在的种种果,所造成的“光棍”现象,值得人口学家和社会学家去认真研究对策。

而对于个人而言,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是自由的选择。

作者简介

于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咨询领域:情绪困扰、人际交往、职场压力、个人成长、儿童青少年成长困惑等。善于通过聆听、叙事等互动模式,协助来访者探索自己的内心,发掘自身的资源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