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十大儿童心理学实验——婴儿的社会行为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4-02-09 | 232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大儿童心理学实验——婴儿的社会行为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原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导读:模仿他人是最基本的而社会行为之一。

 

 

    模仿他人是最基本的而社会行为之一。虽然模仿对成人来说再天然不过,但对年幼的乳儿来说,的确是个挺艰巨的历程。

    模仿的核心是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区分——瑞士闻名心理学家Jean Piaget(皮亚杰)认为对于乳儿来说,这并不是很快就能做到的。他认为,乳儿要到8-12个月才能模仿他人。


    吐舌头

    1977年,牛津大学Andrew Meltzoff和华盛顿大学的Keith Moore 揭晓了一项研究,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质疑。这项研究后来成了儿童心理学的一项经典实验。 他们的实验非常直接。一位实验者坐在12-21天大的乳儿眼前,对着乳儿吐舌头、张大嘴、撅起嘴唇并摇动手指头。之后实验者一脸平静地看着乳儿,等待他的反应。

    很显然,乳儿在模仿他。

    这项实验的关键是确定乳儿的确是在模仿实验者,而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吐舌头或者张大嘴。换句话说,这真的是榜样还只是一些不能算作社会性互动的本能动作?



    到尽头是不是模仿?

    Meltzoff and Moore对其他各种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排查:

    乳儿是不是纯真因为实验者而感应兴奋?大概不是:当实验者张大嘴的时候,乳儿也张开嘴,但却没有吐舌头。实验者吐舌头的时候,乳儿才吐舌头。

    这些个模拟是不是一种反射性动作?大概不是:即使实验者吐舌头的时候乳儿含着奶嘴,如果随后取下奶嘴,乳儿也会跟着吐舌头。

    是不是父母事前训练过孩子?不是。家长直到实验之后才被告知实验目的。

    实验者在最初吐舌头或者努嘴之后,有没有一些其他的面部心情给了孩子提示?没有。实验者的面部被录了下来并进行单独的评定,在“乳儿反应期”的段时间内,他的面部心情被评定为“空白”。


    与生俱来的社会性技能

    对那些认为乳儿天生具备部门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来说,这项研究无疑是他们的一张王牌。这项实验后来被屡次验证,说明乳儿并不需要赤手空拳闯天下,从很夙起开始,他们就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并且可以模仿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