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信箱|快过年了,父母向我讨要过节费,我是给还是不给?
来源:
|
作者:华大心理
|
发布时间: 2812天前
|
812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期问题
快过年了,父母向我讨要过节费,我是给还是不给?
咨询师 许晶晶 回答
快过年了,空气里都飘着喜庆的气息,不过有些人似乎不太开心,因为“父母向我讨要过节费”,纠结“给还是不给”?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父母该不该向孩子讨要过节费;二是作为孩子,应不应该给这笔钱。
父母向孩子要过节费只是表现,“为什么讨要”才是关键。
1、过节费是孝心的体现。比如父母含辛茹苦扶养孩子成年,有养儿防老的思想,希望孩子长大后对自己有所回报,那么父母之所以看重过节费,讨要过节费,无非是检验子女对父母有否尽孝心;在多子女的情况下,或许还存在子女之间过节费给多给少的比较,用过节费衡量子女的孝心值。
2、过节费是不得已的亲情替补。子女离家工作后很少回家与父母团聚,父母内心对孩子存在情感上的依恋又很难表达,既然难见到子女,过节费就成了一种情感上退而求其次的替代,父母以过节费平衡内心对亲情的渴望。
3、父母生活无靠或因病等急需用钱。对于生活特别困难或受身体病痛困扰的父母,急切盼望子女能够寄钱回家贴补家用、治病救人。这种情况下,子女应不遗余力提供帮助。
“讨要”这个词多少存在一丝不情愿,可能是子女和父母之间有误会没有澄清,曲解了彼此的意思,双方正好借此机会进一步沟通,让丝丝暖流化解彼此的矛盾,比如子女在财务上的困难也需要父母的包容和理解。
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岂是钱能够算清的?望着父母老去的背影,爱是割舍不断的记忆,亲情是维系大家庭的纽带。过节费无论父母讨要与否,我们量力而行,无论给多少,能够给的都是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