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告别焦虑,扫除心智阴霾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原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导读:焦虑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难以名状的、却令人焦灼与不安的紧张状态。适度的焦虑使人提高警惕,充分调动身体和心里的潜在能量。但过度的焦虑会让你无法专心处理当前的问题,甚至连你的日常生活都会受到不良影响。



    石油公司的一些运货员背着老板,私自把给客户的油贩卖给他人。某天,有自称政府稽查员的人找到老板,说老板的员工贩卖不法石油,证据已被他掌握,他要检举他们。可是,倘若老板愿意拿出钱来私了,他便会销毁证据,不再过问此事。老板对此感到很气愤。老板认为这是员工自己行为不端,此事与自己无关;但又不得不承认法律上的“公司应该为员工行为负责”。 除此,万一员工被检举,案子上了法庭,各种媒体便会蜂拥而至,大肆炒作,坏名声会影响公司的生意。老板因此而焦虑甚至感到身体不适,一直在思考:到底怎么做才是两全之策呢?应该给官员钱,还是随他将员工告上法庭呢?
    老板犹豫不决,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他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如果不给钱会是什么后果呢?很明显,这会使他的公司和事业遭受重大打击,但他还可以继续工作。接下来怎么办呢?他可以另谋出路,先找个工作也不坏,还有机会东山再起。有些公司可能会因为他石油方面的才能而雇佣他。想到这里,他的焦虑意外地减轻了,再后来,他开始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由能检举和拿钱封口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可行的办法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律师来帮忙解决啊。

    老板在第二天就去找了律师。当晚,他终于睡了个安稳觉。过了几天,律师让他去地方检察官那里将整个事情讲清楚。出乎意料的是,检察官听完之后淡然说道,这个事情不是发生在你一个人身上,那个自称政府稽查员的人其实是个在逃的通缉犯。老板顿时舒了 一口气,突然觉得心中挤压已久的大石头终于落地,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他永远不会忘记这次经历。在这以后,每当有不如意的事让他感到焦虑时,他就通过这个事情来告诉自己如何静下心来。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焦虑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难以名状的、却令人焦灼与不安的紧张状态。适度的焦虑使人提高警惕,充分调动身体和心里的潜在能量。但过度的焦虑会让你无法专心处理当前的问题,甚至连你的日常生活都会受到不良影响。


    产生焦虑的原因有时甚至令人匪夷所思。主要有以下几个场景:

    1.守规焦虑

    凡事都按规矩办事,有何值得焦虑的呢?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些人就会吃亏,焦虑也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有这样两个例子:第一种是“过马路焦虑”——过马路走人行道,本是小事一粧,怎会 引发焦虑?但是当众人蜂拥而至横跨栏杆时,你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去绕路吗?当车辆川流不息丝毫不让行人,你还敢走人行道吗?第二种“排队焦虑”——当你按照规定排着队,等待付款或买禀时,却有人冲过来横插在队伍前面,这样的人一个接一个,而你始终停滞不前,你还能照样心平气和地耐心等待吗?你心理会不会感到焦虑?


    2.付账焦虑
    在中国,熟人聚在一起时,大家都会礼貌性地抢着付钱。但是,这种争先恐后也有真假之分的,一些场合确实出于真心,讲朋友义气;但有些却是碍于面子,做做样子而已。虽然AA制已经渐渐流行了起来,但这种“分得太清”的方式还是容易生出一些隔阂。容易认为熟人间这样子太见外了,为了表示感情亲近就应该热情主动地抢先一步结账,否则别人就会觉得你小气,甚至感觉你不欢迎他。但是当你真的抢到时,却又会担心起来:下次别人也会抢先付账还我人情吗?因此,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难免会让人感到焦虑。


    3.催账焦虑
    你想象一下一个催账的情景,这个形象八成不会是亲切、友善的,大家可能回想到《窦娥冤》中蔡婆去讨债的镜头。其实,讨账也是人之常情,是自己的正当权利,生活中向人催账、讨账之事在所难免,但是碍于各种理由却难以开口,在两难中就产生了催账焦虑。


     4.点钱焦虑
    一些人对钱就装作马虎大意,一副钱乃身外之物、毫不在乎的样子,但从别人手中接过钱时(比如取还款、领工资、超市购物找零等),尤其是从熟人接过钱时连看都不会看一下,就会装进口袋中装作毫不在乎的样子。一到家便细细查点,却发现对不上数,只好自认倒霉。其实,如此大意背后是所谓的“点钱焦虑”在作怪:不点又怕少了钱不好说,点了在面子上有过意不去。当着对方的面认认真真点淸,似乎对对方缺乏信任,难免会使双方感到难堪,也可能因此而影响与对方的感情;而不 当面点淸,如果钱出现了差错,事后便再也纠结不清,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点也不行不点也不行,这难免会感到焦虑。

    5.诚信焦虑
    中国文化里教人们怎样为人处世的格言、谚语不胜枚举,但有一些却出现了彼此矛盾的说法。例如,一方面教人们“坦诚相待”,“将心比心”,另一方面要告诫大家“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这两种格言的教化同时被人们接受,那么在实际生活中难免会产生矛盾的情况而出现“诚信焦虑”——如果不对别人坦诚相待,难免会心怀愧疚,觉得自己道德缺失;而如果对谁都是坦诚相待,又怕会被人所利用。


    生活中的焦虑形形色色,不可胜数。它们就像是病毒一样寄存在我们的体内,随时可能会影响 我们的情绪,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要努力拒绝焦虑,找回快乐的生活。下面就给你一个能帮助你

    勇敢面对焦虑的方法:

    (1)评估
   
我害怕的究竟是什么(或者是什么让我焦虑)?为什么这些会让我感到害怕(或者是为什么我会焦虑)?尽可能直截了当地、具体地思考、挖掘这些问题,最好将问题清清楚楚的写在纸上,思路才会清晰,不能仅用头脑想。

    (2)理解
   
就算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或者情况恶化、演变到出乎意料的坏,这些事情真的有那么恐怖吗? 这样的遭遇是不是别人也有过?他们是不是因此就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假如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我就真的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吗?上述两大步骤对于消除焦虑至关重要,因为在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最坏后果的时候,才能从容地想办法处理这个问题。俗语说道:“人死也就这样,砍头也只是留个碗大的疤痕,20年之后仍然是一条好汉。”还有什么比死更恐怖呢?人应该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把一切都看透,才能安得下心来,只有毫无杂念的人才会有自信。

    (3)再次评估现在的情况
   
冷静思考、认真分析后,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例如是什么原因让你担心高考失败?可能英语很差,所以担心影响高考总成绩。)这件事是因什么而起的?(英语为廿么不好?是单词量不够?是听力、阅读不好?还是语法、写作不好?)我们要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呢?(每天背单词、请家教补习、 多听英语新闻……)哪种办法对我最有效?(找辅导老师)从什么时候开始行动?(现在就开始)

    (4)方法的有效度评估
   
主要是为了了解此方法的实际效果,若没有效果,马上想新的办法。

 

  • 全国最大免费心理公益热线:021-5168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