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师,您好!
今天去幼儿园接孩子,孩子们一起玩,一堆孩子打闹,我家男孩力气大,把一个女孩打哭了。那个妈妈让我家孩子两个远择,一是安慰她,二是说对不起。我连忙跟人家说对不起,我家孩子不肯低头,说“她也打我了”,确实也是,我看到他们打闹的。那个妈妈不依不饶,一定要我家孩子道歉。僵持了有五六分钟。后来,我对那女孩说“那你也打了他,你们互相说对不起,宝是男孩,你先说”。这样,我家孩子说了对不起。这中间的气氛很牵强,我感到很尴尬,拉着孩子走了后,想想很生气,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回头又找回那个小朋友和她妈妈,我对那个女孩说“你也打了他,你也跟他说对不起”,那个妈妈说“我们家孩子从来不打人”……诸如此类的争执。回到家,我泪流满面,一方面,孩子平时会动手,而且出手重,一直是我的焦虑,该讲的道理也讲了,惩罚也罚了,但是一兴奋起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另一方面,平常碰到这种纠纷,我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情商较差,作为妈妈又怕保护不好孩子。平时是老人家接送,我接送的次数不多,已经跟其他家长吵过两次(上次是一个奶奶因为他家孩子摔倒了就打我家孩子,我明明看到我家没推人)。我自己很懊恼,对自身的人际交往很失望,在我的字典里,是非对错、非黑即白,要么压抑自己,要么爆发引起冲突。对孩子非常呵护,不想他受委屈也怕太溺爱他,对自己教育孩子没信心,怕自己做的不好给他带来影响。我总是不够自信,内心不够强大,今天这事,我觉得对方大人非常强势地逼着我家孩子,孩子未必那么敏感,但是大人感到压力,并且不能很好的沟通,直接就爆发出来。请问老师,以后碰到这种因为孩子的纠纷,如果大人掺和进来,该怎么办?
咨询师闾婧回答:
你好!
从你来信的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你的困惑与焦虑,想来孩子与别家孩子的这次冲突事件给你带来了深深的挫败感。其实你很善于反思,你说:“孩子未必那么敏感,但是大人感到压力,并且不能很好的沟通,直接就爆发出来。”
的确,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都是很单纯的,没多少恶意,即使是互相打哭了,也远没有大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与脆弱,通常孩子很快就忘得烟消云散,又能开心的玩到一起了。家长过早地干预孩子之间的冲突,是剥夺了孩子和同伴沟通协调,解决冲突的机会,这样的行为不利于孩子适应社会。
其实,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你把自身的人际焦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因为你的个性比较柔弱敏感,很在意自我感受,害怕吃亏,所以在孩子遇到冲突时,无论是否是他的过错,都有过度保护的倾向。这很大程度上是你个人的焦虑所致,在正确认识这点后,你需要有意识的去自我调整。
你家的孩子“平时会动手,而且出手重”,对于这样个性比较强的孩子要侧重引导他注意友好和谦让。对孩子最好的呵护就是培养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次再遇到孩子之间的纠纷,首先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解决大多数冲突的,如果由于实力悬殊,在孩子通过努力后实在无法解决问题,你可以根据规则来维护和支持孩子,在孩子遭受委屈的时候,父母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接纳孩子的恐惧,但家长的表情一定要轻松,不要觉得受伤害或心疼,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件多么大的事情。
另外,关于“对自己教育孩子没信心,怕自己做的不好给他带来影响。我总是不够自信,内心不够强大”这些内心冲突相信在你成为母亲之前就有,即使做了家长,出现这样的焦虑心理也是理所当然,非常普遍的,放下过强的自尊,充分接纳自己(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停止对自己的负面评判。不妨与孩子一起学习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一起成长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