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问题:
最近和父亲因为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闹翻,孩子的小班在一家小规模的家庭式幼儿园,父亲觉得不稳定,觉得我们应该让孩子转学去一家公立幼儿园,那里比较正规,孩子比较多,但我和老公都决定让孩子继续在这家幼儿园读下去,因为老师很有爱心,更考虑到转学让孩子重新适应非常折腾,所以放弃了去公立园的选择。但这样一来,父亲很生气,说在接孩子放学的问题上不打算再管了,我们就自己的意见想法都与他沟通,但他还是非常固执,认为我们耽误了孩子,但我们才是孩子的父母,这件事应该由我们来决定,他却参与过多并用威胁的方式要我们听他的,我们也很无奈,不希望关系如此僵化,将来孩子的接送也需要他的帮忙。该怎么处理这个冲突呢,如何做到不伤关系的让他接受我们的决定呢?
心理咨询师 胡良丽 回答:
你好!
来信中诉说了就孩子上幼儿园一事与父亲发生的激烈冲突,父亲固执、参与过多甚至还用威胁的方式,这些都让你感到很苦恼和无奈。一方面是关乎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关乎与父亲的关系及以后需要父亲的帮助,这对于尤其是夹在父亲和老公中间的你更是为难。辛苦了!
关注完你的情绪,我们仔细来剖析信件内容就会发现:看上去只是孩子上哪个学校的问题,其实质却是父亲和你们之间对于某些问题的权力之争,是你们家庭关系缠结、边界不清的一种体现。当然,这样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尤其三代同堂的家庭中是常会出现的。
家庭是由不同的子系统组成,比如你和你的小家是一个子系统,你的父母是一个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之间应该是有界限的。这个界限如果是比较僵化的,就太有约束力,限制了彼此的连接和情感的互动。而缠结的子系统能给予很大程度的相互支持,但却以牺牲独立和自主为代价。缠结的父母爱意浓浓,对儿女照顾无微不至,很是周到,另一方面便也会自然地插手子女的很多事情,哪怕子女已经长大成人,为人父母。你信中提到的父亲的表现是不是就是这样的状况呢?
而说到这里可能就要回溯到你们早年的原生家庭互动模式了。如果早年你的所有事情都是父母料理的,那么父亲自然便也是习惯了这样的方式和你们的边界模式了,对于你们的不听话他很生气甚至采用威胁的方式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你现在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打破这样的模式,逐步建立一种新的秩序,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建议你:一方面:了解你们家庭原有的互动模式,在这个基础上也尝试和父亲做一些相关的沟通,同时也要理解父亲行为背后的习惯和情绪,这样矛盾不至于激化,便于舒缓关系;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准备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的边界关系:比如:你信中提到的“孩子的接送也需要他帮忙”这个忙是指帮些什么?帮到什么程度呢?这个问题你自己要想清楚,也要和父亲尽量达成共识。因为这也意味着责任、义务、权限的划分,也是边界的一种体现。
另外,你还可以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去慢慢发现家庭子系统边界缠结的表现,然后也有意识地去做一些沟通和调整,让新的模式有机会慢慢渗透和建立。
当然在实践这些的过程中如果碰到困难,也欢迎你再来信或到我们工作室做相应的咨询。也祝你们早日解决问题,家庭幸福和睦!
作者简介:
胡良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咨询师,OH执行师,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认知行为咨询为方向,愿意关注来访者的当下,陪伴并与其一起探索引起困扰的曾经,一起努力寻找解决问题和成长的方法。情感,婚姻,人际沟通,职场压力,亲子咨询都是工作的主题及方向。如果您认可咨询师的分析,可以打电话62233783预约其进行电话咨询或面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