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关于我们
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伴你走向幸福的明天!
切换旧版
About Us
早9:00-晚9:00 全年无休
用爱心点燃爱心,为心灵播种希望

问答信箱|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突然意识到你可能并不那么懂你的孩子?

来源: | 作者:hdpsycomcn | 发布时间: 2021-10-30 | 588 次浏览 | 分享到:

问题:

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突然意识到你可能并不那么懂你的孩子?

 

回答:

我是于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可能是职业的关系吧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懂我的孩子。虽然当他焦躁、苦恼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当时当刻的情绪,但是如果他不愿意诉说,我也无从得知。

记得最近有一次,孩子因为罚抄闷闷不乐的回了家就趴在床上,书包都懒得打开,更别说写作业了。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因为数学计算题错了一大半,被老师狠狠地K了一顿,还罚他每道题订正五遍。他大嚷着:“不做不做就不做,明天不交了!”

作为从小接受中华美德教育的老母亲,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做还了得?”“批评你是为你好!”“有意见可以保留,但该罚的就得认啊!”……虽然语气和用词可能修饰了一番但总体而言我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如此

娃立马炸毛,瞪着眼愤愤地向我申诉:“你根本就不懂我!”

一听这话我就瞬间意识到——他说对了:我压根就不懂他!

想想这个整天以数学为傲,却又时不时计算弄错小数点、抄错数字的小孩,在面对半面叉叉的卷子时,估计内心的挫败感与羞愧感早已堵满了胸口。再背着批评和罚抄回到家,我的一席话相当于将他置于了四面楚歌的地步,有点儿落井下石了。

我承认道:“我确实是不懂你,忘了考虑你的立场了。你明明也有过很多次全对,老师这样批评你,你肯定觉得不公平,特委屈。感觉好像一次错误就遭到了全面的否定。”

这一次,我猜他觉得我终于有点懂他了,虽然还是气呼呼的,但愿意面对着我继续埋怨,继续发泄不满了。絮叨完之后,他看了一会儿小说,睡了一大觉,然后还是麻溜地完成了每道题五遍的订正工作。

曾奇峰老师曾经说过“让母亲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恨,能让孩子继续健康的成长。如果一个母亲她只能觉察到孩子的爱,而不能够觉察到对孩子的恨和抱怨的话,她就可能会把这个孩子吞噬掉。”同样,作为父母也必须承认即便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孩子仍旧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情感、他的认知、他的需要,我们没有那么伟大,不可能全然了解孩子,更谈不上很懂。

很多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扔掉所有的成见,试着去感受孩子的感受,不加评判地去听他的倾诉,只有这样,才能稍许靠近孩子一些,懂得孩子一点。

作者简介

于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

 咨询领域:情绪困扰、人际交往、职场压力、个人成长、儿童青少年成长困惑等。善于通过聆听、叙事等互动模式,协助来访者探索自己的内心,发掘自身的资源与力量。